ID: 12820637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56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仁爱,主要,格式,教案,元素,燃料
  • cover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碳单质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和导电性、活性炭的吸附性;知道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拓展———还原性); 过程与方法 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化学学科方法,能用该方法阐述碳单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的了解,感受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了解新型碳材料的优异性能和用途,感受化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教 学 重 点 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条件不同,物质的转化不同。 教 学 难 点 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条件不同,物质转化是不同。 教 学 方 法 1.在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主要采用问题导引和实验演示,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化学的学科价值;明确实验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用实验掌握物质的性质。2.在介绍碳的单质时,主要采用问题串,在问题中产生认知冲突,并辅以生动的影音,从本质上认识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通过微观模型认识到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目的是给学生营造真实、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3.通过辅助媒体建构物质的“用途一性质一结构”3者之间关系的思维模式;贯彻微粒观;体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及化学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及人文生命教育。 教学资源 仪器 试管 铁架台 酒精喷灯 带导管的橡皮塞 U型管 药品 炭粉 氧化铜粉末 澄清石灰水 活性炭 ( 棉花、火柴)红墨水 其他 课件、学案、(金刚石、石墨和C60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活动1认识碳的化学性质情景分析知道常温下碳的稳定性问题引导知道碳的可燃性通过实验建构还原性活动2认识形态各异的碳单质 认识金刚石对比认识———金刚石和木炭认识石墨以发展的眼光认识新型的碳单质活动3思维拓展活动4分享收获活动5知识检测 在第一单元探究蜡烛燃烧时,反应产物是什么?将蒸发皿放在火焰上方获得的一种黑色燃烧产物是什么?由此,推知蜡烛的成分里一定含有什么元素?为什么?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墨汁用炭黑制成,可用于书写或绘画的。【欣赏图片】古画通过生活中的事实,推测单质碳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呢?能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讲述】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电子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问题:这体现了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过渡】如果升高温度,碳是否会发生反应?回忆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反应的现象。【问题】根据木炭这一性质,推测木炭具有什么用途 【播放视频】———木炭烤鱼【问题】1.一氧化碳哪里来的?2.哪些做法导致一氧化碳中毒?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仔细比较,这两个化学方程式有何相同?有何不同?什么导致生成物不同?生活中的事故对你有何启发?【讲述】生活中,用含碳的燃料时,应特别注意空气流通,保持通风,避免事故的发生。【讲述】在生活中木炭可用于取暖,工业中,木炭可用于冶炼金属,用于炼铜炼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的注意事项、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讲述】实验证明碳在高温条件下,还能与氧化铁反应,模仿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讲述】比较上述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分析、比较得出还原反应的概念。单质碳的这种性质称为还原性。利用这种性质,碳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