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23519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时间的测量、长度的特殊测量(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485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测量,间的,长度,答案,特殊,2课时
  • cover
[第五章 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时间的测量、长度的特殊测量] 一、选择题 1.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  )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2.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3.[2020·福建] 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4.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细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细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以上都不可取 5.在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测量值是错误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二、填空题 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5.32 cm、5.34 cm、5.335 cm、5.35 cm、5.53 cm,其中错误的是_____   ,无意义的是_____,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cm. 7.[2019·广东] 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s. 8.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25圈,如图 所示,线圈的长度是_____cm,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mm.若在将金属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9.[2020-2021学年·齐齐哈尔期中] 铭铭和鑫鑫同时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测量,他们测得的数值分别为3.23 cm、3.2 cm,他们测得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 .铭铭又测量一本书中间部分200页的厚度是6.4 mm,那么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mm. 答案 第2课时 时间的测量、长度的特殊测量 1.C 2.A 3.C 4.B 5.B  木尺受潮后将膨胀,使得分度值所代表的真实长度变大,因此所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即测量值会偏小,这是测量工具引起的,所以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6.5.53 cm 5.335 cm 5.34 7.335  由图示秒表可知,分针示数为5 min=300 s,秒针示数为35 s,则秒表示数为300 s+35 s=335 s. 8.5.00 2.0 偏小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从10.00 cm处量起,所测长度为15.00 cm-10.00 cm=5.00 cm,金属丝的直径为d==0.20 cm=2.0 mm.因为重叠使得长度的测量结果偏小,所以最终计算出的金属丝的直径也偏小. 9.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0.064 测得的结果是3.23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测得的结果是3.2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而两名同学是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测量,所以结果不同的原因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一本书中间部分200页有100张纸,厚度为6.4 mm,所以每张纸的厚度为=0.064 m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