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实验室一般情况,知道实验室安全知识与一些简单实验意外的处理方法。 ②知道部分化学仪器的名称、操作注意点,并学会使用。 ③学会部分实验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初步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并能正确地记录实验现象。 ②能正确使用化学仪器,能按要求进行实验基本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按实验步骤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的实验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常见仪器,学会实验基本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难点:实验现象的描述、记录 三、教学流程 1、第一课时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1]学习主题引入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复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化学实验室就是进行化学实验、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场所, [4][5]实验室中的各种药品和仪器要分门别类地摆放。 [6]反应容器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烧杯、烧瓶、锥形瓶。 [7]存放药品的仪器有广口瓶、细口瓶、滴瓶)、集气瓶。 [8]加热仪器有酒精灯、酒精喷灯(加强热)。 [9]计量仪器有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10]取用仪器有药匙、镊子、胶头滴管。夹持仪器有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11]其他仪器有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试管架、水槽、表面皿、三角架、研钵。 [12]学习化学实验规则 [13]熟知化学实验安全要求及了解一般伤害事故的处理 [14]小结本课时内容 2、第二课时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讲解化学实验要求。 [3]实验之前学生看实验报告。 [4][5]教师带领学生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一:颜色的变化。 [6][7]教师带领学生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二: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8][9]教师带领学生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三:气体的生成。 [10][11]教师带领学生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四:热量的变化。 [12]对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小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马上就要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大家见过放在雪月饼中的干冰吗?如果把它拿出来,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是物质在发生什么变化呢?(物理变化) 还有大家见过钢铁生锈、天然气燃烧吗 这些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呢 (化学变化) [讲解]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感悟或许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科学知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等主要是通过化学实验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探究而获得的。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极为重要又十分有趣的实践活动,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过渡]化学实验室就是进行化学实验、学习化学的重要场所,现在让我们一起参观化学实验室。 [ppt]照片: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学生实验室等(也可利用课余时间事先参观化学实验室) [介绍]实验中的各种药品和仪器分门别类地摆放 [提问]为什么要分门别类地摆放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 [提示]化学药品化学药品分门别类地摆放,即安全又取用方便。玻璃仪器和金属仪器分开放置可避免打碎玻璃仪器,各种仪器分门别类地摆放也有利于取用方便。 [展示并介绍]反应容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可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展示并介绍]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存放固体)、细口瓶(存放液体)、滴瓶(存放少量液体)、集气瓶(储存气体)。 [展示并介绍]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加强热)。 [展示并介绍]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展示并介绍]取用仪器:药匙(取用粉末或细粒状)、镊子(取用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展示并介绍]其他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