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课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歌曲《牧场上的家》(选自苏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蓝天白云”) 教材分析:《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歌曲,是牛仔歌曲的经典作品。歌曲为三拍子,弱起拍,速度中等,节奏均匀,曲调抒情优美。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4个乐句组成,其中三个乐句材料相同,仿佛在向大家诉说着牧场的美。第二乐句结束后通过音程的五度跳进,引出有对比因素的第三乐句。第四乐句再现第二乐句,表现对家的依恋啊,将歌曲推向高潮。从第三乐句开始,在主旋律下三度进行了第二声部。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富有韵律感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能积极参与到合唱练习中,二声部做到基本和谐统一,并能在学习中体会、感受和声的美妙。 3、能在律动、图形谱、课堂小乐器等活动中感受和声、节奏、乐句、旋律等特点,并能准确掌握好歌曲中的弱起小节。 教学重点: 在体态律动、课堂乐器等合作中学会二声部合唱曲。 教学难点: 在二声部的学习中体会、感受和声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尤克里里、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律动感受音乐 师:音乐课开始啦,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静静感受,这是一首几拍子的音乐。 2.发声练习 师:听,牧场远处传来三拍子的音阶,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做科尔文手势唱一唱音阶。 提醒学生音准和发声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美丽牧场的向往和憧憬;通过律动,体验三拍子音乐的韵律以及旋律的走向;通过发声练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优美的声音歌唱,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二声部的合作能力。 二、聆听体验,学习歌曲 (一)整体感受歌曲,揭示课题 1.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并思考歌曲带来怎样的感受。 2.认识尤克里里,感知音色特点及演奏方法。 3.师生合作弹、唱歌曲,二次感受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师生合作弹唱等活动,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悠闲自在的音乐风格,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谱 1.听歌曲,画图谱,能听出: (1)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 (2)哪几乐句的前半部分相同? (3)每一乐句的开始都在弱拍还是强拍上? 2.唱歌谱,以跟琴唱、接唱的形式,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小节、附点节奏。 (三)学唱歌词 1.听范唱,默唱歌词。 2.跟琴轻声唱歌词,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以及一字多音、一音多字。 3.情感启发,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但是一首歌曲仅仅靠强弱和连贯,那是远远不能唱好的,你觉得还需要带着什么来唱?带着什么感情来唱呢? 4.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弱起小节的歌曲,3/4拍,通过图形谱,了解歌曲的结构、弱起小节,借助图形谱、教师的范唱等方法,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牧场美丽景象,以及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与眷恋。 (四)学唱二声部 1.学生齐唱歌曲,加入老师的歌声,初步体验二声部和声的美妙。 2.跟口风琴学唱二声部旋律,填入歌词唱二声部。 3.自由选择声部,合作唱二声部歌词。 4.分声部合作,唱二声部歌词。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在齐唱的时候,加入二声部旋律,让学生体验二声部和声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合唱听觉能力,提高二声部合作的能力。 三、合作表演,表现歌曲 1.师生合作,加入尤克里里弹奏,完整表演唱。 2.总结: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让我们饱含对家、对牧场的深情,在优美、静逸的歌声中和大家说再见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