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62369

鲁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细菌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36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细菌,教学设计
  • cover
《第二节 细菌》教案 教学目标 会简述细菌的发现。 会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等主要特征。 通过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说明细菌无处不在。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认同细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2.细菌的生殖。 教学难点 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这些腐烂现象与那些生物有关呢? 那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究学习细菌的有关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简述细菌的发现。 2、会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等主要特征。 3、通过细菌的生殖和芽孢的形成,说明细菌无处不在。 4、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认同细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 三、自学指导 用约10分钟时间阅读82-83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从细菌发现的故事中, 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认识 ? 2、细菌的形态怎样?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它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异同?营养方式是什么?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为什么细菌无处不在? 四、讨论交流 1、荷兰人列文胡克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菌,巴斯德又通过肉汤的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又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治手术感染的方法,因此,后人称巴斯德是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主要形态是:球状、杆状、螺旋状。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细胞壁外面有荚膜、鞭毛。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植物细胞相比,有细胞壁却没有叶绿体。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细菌繁殖速度快,有些细菌还能形成抵抗不良环境的芽孢,细菌和芽孢又小又轻,便于各种媒体携带传播,因此细菌无处不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巩固本节知识, 1、“微生物之父”是:( ) A、罗伯特 虎克 B、列文 虎克 C、路易斯 巴斯德 D、沃森 2、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菌有细胞壁 B、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有细胞质 3、细菌是以什么形式来对付不良环境的?( ) A、冬眠 B、遇到不良环境死亡 C、形成芽孢 D、形成生殖细胞 4、细菌的个体都非常_____。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5、细菌之所以分布广泛,是因为: A、细菌的个体_____。 B、细菌是进行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C、细菌的休眠体———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 6.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一、形态 1.个体十分微小 2.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3.都是单细胞个体 二、结构 1.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有些有鞭毛、荚膜,有些能够形成芽孢。 三、营养方式:异养 四、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