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66787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3270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气压带,和风,课件,4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昼 陆风 海风 夜 海洋 陆地 海洋 陆地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思考:请画出白天、黑夜时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思考:请画夜晚时沙漠和绿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北半球高空的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思考:近地面和高空的空气分别受几个力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是什么关系 赤道 南极 北极 高压 低 压 高 压 高压 热 冷 低压 冷 思考:如果地球表面海陆均一,赤道和两极间会形成热力环流吗 赤道 南极 北极 高压 低 压 高 压 高压 热 冷 低压 冷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思考:赤道和两极间真的会形成这种热力环流吗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南极 北极 赤道 热 冷 G D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南极 北极 赤道 热 冷 G D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G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思考:60°N附近的空气是垂直上升吗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0° 60°S 30°S 副极地低压带 90°S 极锋 极地高压带 90°N 副热带高压带 30°N 极锋 60°N 副极地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0° 60°S 30°S 副极地低压带 90°S 极地高压带 90°N 副热带高压带 30°N 60°N 副极地低压带 思考:请在各气压带之间区域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思考:请在各气压带之间区域画出近地面风向 东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思考:全球七个气压带都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吗 思考:哪几个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容易降水 为什么 气压带、风带 成因 性质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寒冷干燥 极地东风带 由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 寒冷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的动力抬升 多雨带 西风带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温暖湿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炎热干燥 信风带 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 一般较干燥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受热空气上升 高温多雨 读非洲大陆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上空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 图示各地气压带、风带中 (  ) A.①是东北信风带 B.②是中纬西风带 C.③是赤道低气压带 D.④是极地高气压带 2. 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温低,导致空气下沉 B.②地是空气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形成东南风 C.③地气温高,导致空气膨胀上升 D.④地地空气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形成东北风 C C 下图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 外圆为赤道,那么( )               A. ⑤是东北信风 B. ⑥是西北风 C. ⑦是东南风 D. ②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2. 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 A 外圆为赤道,图中风向向右偏转,故图示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因此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是极地高气压带,⑤是东北信风,⑥是盛行西风(西南风),⑦是极地东风(东北风)。 2. D 赤道及其两侧地区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①)。两极地区由于气候严寒,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④)。 思考:地球上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位置始终不变吗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移动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思考:请描述一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移动的规律: 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常以赤道或30°纬线作参照物,位于之北是夏季、之南是冬季。 思考:下图分别表示北半球的什么季节? 夏季 冬季 思考:下图分别表示北半球的什么季节? 冬季 冬季 图示为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有关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