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83422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考点分类:语言、情节内涵类(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319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语言,答案,内涵,情节,语文
  • cover
《红楼梦》:语言、情节内涵类 1.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座。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起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你从以上文字中读出了哪些隐含信息?请至少写出三点。 2.《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具体解释。 3.在情节的结构艺术上,《红楼梦》一反传统小说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模式,而采用一种更复杂的圆形网状结构,以贾府这样一个极具典型性的封建家庭作为圆心。《红楼梦》中贯穿了多条线索,请结合小说指出有哪些线索,并作简要分析。 4.《红楼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表达了文章的主题。请结合文中相关人名予以分析。 5.《红楼梦》使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伏笔技巧,勾连情节、刻画人物。请举例说明。 6.近日“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红楼梦》里林黛玉的一些俏皮话和慰人的话被广大网友挑选出来进行模仿创作。以下是部分网友的仿林式创作: ①平日里我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了,怎么别人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 ②你的关心,是独我一份的,还是他人都有的,若不是独我一份的,那这份关心不要也罢。 ③迟到五分钟站在教室门口:“哟,已经上课了啊,是我来的不巧了。” ④早上公司遇到老板:“早知你今个儿要来,我便不来了。” 请选择以上仿作中的一句,简要说说该句是出自《红楼梦》中的哪个场景,并概括当时林黛玉的心理。 7.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回忆《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解释“金玉良缘”“木石前盟”两个词语的含义。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有一首灯谜是: 朝罢谁携两袖烟①?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②不用鸡人③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 ———谜底:更香④ 【注】 ①“朝罢”句,从杜甫《和贾至早朝至大明宫》中“朝罢香烟携满袖”句化出,暗喻荣华过后,两手空空之意。 ②晓筹:代指早晨的时刻。 ③鸡人:古代宫中头戴“绛帻”(红布头巾,象征雄鸡鸡冠)专职司晨报晓的卫士。 ④更香:古时为夜间打更制造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称更香。 有的选本认为此灯谜系薛宝钗所作,也有的选本认为此灯谜是黛玉所作。请你根据二人性格或命运,结合本灯谜内容,谈一谈你认为该灯谜作者为谁更为恰当,并说明理由。 9.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结合《红楼梦》1~60回相关章节,完成下题。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