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83796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第1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8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空气,1课时
  • cover
课题1 空 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纯净物与混合物。 教学过程: 课时1 创设情境 1.播放视频,奇怪的现象(小瓶口吞大鸡蛋)。 [过渡]大家对视频中的现象是否疑惑,这一现象产生是因为什么? 授新课 (板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设计实验]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含量的思路: ①通过想一想、动一动,让学生知晓要测定氧气的含量,不可能取出氧气,只可以消耗,可以通过物质燃烧的办法来消耗氧气,再配以水倒吸直观地看出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②再通过比一比、选一选由学生寻找出最佳药品及选择最佳药品的依据。如此一来,学生对本实验基本上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分组探究] 课堂上采用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共同设计出一套改进装置。用具支试管代替集气瓶,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用白磷代替红磷,可以实现在密闭容器中直接燃烧物质,避免气密性因素的影响,并降低污染;用量筒代替烧杯,不再需要观察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而只要从量筒中液面的下降直接读出结果,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交流评价] 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步骤,再由学生自主实验,并汇报结果,研讨误差。 [课堂小结]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感知经典] 播放拉瓦锡实验视频,从而明白拉瓦锡的实验无论是药品的选择还是装置的设计都近乎完美,堪称当年科学实验的典范。 [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证明: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过渡]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氧气或氮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叫做纯净物。 2.(讲解并板书)纯净物和混合物 ⑴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O2、氮———N2、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 ⑵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仍然保持各自的性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有汽水、河水、加碘食盐等。 总结 本课时我们学习了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了解了空气的组成以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等。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空气的成分 二、纯净物与混合物 [作业] 课本P32第1、2、3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