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8478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679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
  • cover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教学点滴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色。 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 3.了解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色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重、难点 教学重点: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以及怎样用波形区分声音的特征。 器材准备 鼓、示波器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响度: 让学生听一段音乐,然后调节音量旋钮,让学生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 让一位同学先轻声说一句话,然后大声地说同一句话等等。 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有没有区别? 二、新课教学 (一)声音的强弱 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2.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一:敲鼓(鼓上撒有纸屑) 实验记录:①轻敲: ②重敲: 观察后思考: ⑴前后两次敲击时鼓发出的声音在响度上有什么区别? ⑵前后两次敲击时鼓面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区别? 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幅有怎样的关系 实验二:张开嘴,小声喊“啊……”,再大声喊“啊……’’。 实验记录:①小声喊:声带振动幅度 ②大声喊:声带振动幅度 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通过上面的活动可以 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跟 有关。 3.人耳听到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猜一猜:① ;② 。 怎样验证猜想: 用波形比较振幅 用示波器将同一音叉发出的响度不同的声音显示出来,加以分析比较。 4.响度又称音量或声量,是人耳对声音感觉的强弱。 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算声音的强弱,其符号是dB, 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强。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常见声音的分贝。 ①清晨鸟鸣 dB;②人轻声对话是 dB;③原子弹爆炸是 dB。 ④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 C.喜欢在80-90dB的热闹环境里 D.就是100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 (二)声音的品质 1.欣赏一段器乐合奏曲,你能听出其中有哪几种乐器吗? 2.声音的品质叫做 ,又叫 。 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 、 以及 等因素决定的。 4.乐音使人感到 ,有利身心 。 响度、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性叫做乐音的 ,我们正是 根据这些特性才能 不同声音的。 思考题: 1.“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 来判断说话者。 2.找一把口琴,再找一只笛子,分别用嘴吹出C调“do”,你能听到它们 的 相同,但 却不同。 3.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 器发出声音的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 小结 1.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练习设计 1.人耳感觉到声音的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和_____都有关系。 2.“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_____,“女高音歌唱 家” 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指的是_____。 3.在敲鼓时,用力敲可以使鼓发出的声音 变大。 4.交响乐队中有各种管弦乐器,当我们听交响乐时,能够把这些乐器的声 音分辨出来,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 5.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 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振动发声。实 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 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 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