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84812

统编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6.17《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5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6.17
  • cover
第1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第2课。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2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教材特别设置了本单元的教育主题,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和生活实际,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一定的拓展。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并运用信息,理解并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现在我国各民族的发展还不均衡,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オ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第个板块从总体上明确了民族关系,即56个民族是一家第二个板块与第三个板块分别从认知和行动两个层面说明了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 本课分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中华民族大家庭》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教材p128~132共5个页面。教材第128、129页正文导入本课内容,归纳为,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教材正文中的中国人口总数来源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其中包括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教材中的饼状图显示了我国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教材中主持人的提问“查找资料,说说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直接说数据,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展示,通过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相关民族知识。活动园中的资料反映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教材留白是给学生拓展的空间,启发学生通过资料和图表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活动园二介绍了我国古代著名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民族间物质交换、文化交融的通道。活动设计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旨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在课本P131页上面一幅插图所配的对话中,学生的话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民族对于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维护领土完整的贡献。“我们伟大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概述性质的描述。“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侧重中国古代方面的描述。“来自不同民族的抗日英雄的事迹”,是侧重于中国近代方面的描述。这些描述旨在给教学提出设计方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具体的案例。在下面一幅插图所配的对话中,“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侧重说明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侧重说明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P132页相关链接呈现的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以及少数民族在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