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92194

【备考2023】道德与法治2022年中考真题 第18课时:民主与法治(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23777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法治,学生,教师,民主,18课时,备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3】2022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真题 知识点:民主与法治 姓名: 班级: 测试:(40分钟,共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合计26分) 1.(2022·恩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结合漫画(如图),该法将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 A.诠释了家庭教育只需法律的教化作用 B.诠释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C.说明了家庭教育只需法律的规范作用 D.说明了家庭教育只需道德的教化作用 【答案】B 【考点】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解析】题干中提到了国家通过立法,将家庭教育从家事变成了国事,既能体现国家依法治国也能体现以德治国,A错误,法律是规范作用,道德是教化作用,只需说法过于绝对; B材料中提到国家立法,说明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又提到将家庭教育变成国事,说明国家也坚持以德治国,符合题意; CD错误,只需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B。 2.(2022·昆明)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更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礼让斑马线,让出的是中华美德,让出的是和谐有序。这体现了(  ) A.只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就能礼让行人 B.良好交通秩序只需要发挥法律规范作用 C.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二者可相互取代 D.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答案】D 【考点】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解析】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题干中,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更是“法”,礼让斑马线,让出的是中华美德,让出的是和谐有序,说明了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故D正确; “只要.....就”,说法绝对,故排除A; 良好交通秩序不只需要发挥法律规范作用,也需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故排除B; 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二者不可以相互取代,故排除C; 故选: D。 3.(2022·抚顺)小细节体现大民主。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这些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协商民主 B.人民当家作主 C.选举民主 D.公民当家作主 【答案】B 【考点】新型的民主 【解析】根据所学,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所以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4.(2022·吉林)《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主,深入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实践,生动彰显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加强民主决策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全面依宪治国 【答案】C 【考点】新型的民主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 C。 5.(2022·黑龙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考点】新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