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95779

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叮铃铃

日期:2025-05-1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8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十
  • cover
《叮铃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叮铃铃》学生能够用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了解合唱需要两个声部的配合使之和协。 通过教师对乡村自然音乐的讲解,学生能够体会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并发现其他好听的声音。 教学重点 带着欢快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叮铃铃》。 #5变化半音的音准。 教学难点 合唱部分的和协。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这是谁?同学们认识吗?(喜羊羊的图片) 生:喜羊羊 师:(用喜羊羊的身份来问)我身上有个特别漂亮的东西,而且还能发出悦耳的响声,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铃铛 师:那铃铛的声音是这样的。(摇铃)它的声音是叮铃铃的,同学们还有什么能发出叮铃铃的响声呢? (风铃、钢琴等,听声音效果) 师:悦耳的响声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乡村,让我们装扮成牧童去歌唱大自然的声音。 讲授新课 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发声练习P41(用跳跃的声音来唱) 1)全班用Lu来唱高声部。 2)分两组比赛,一组用Ding ling来唱高声部,另一组也用长音的Ding ling来演唱低声部。 3.二听歌曲(对照乐谱,给歌曲分段,分为两段) 4.教师范唱 5.分段教学: 齐唱部分:1)请同学们用Lu跟着琴声哼唱齐唱部分。 (音乐小知识的讲解)师:这首歌曲是以湖南当地民歌的音调作为素材创作的,而中国民族的五声调式是12356这五个音,同学们看看歌曲中是不是有不同于这五个音的呢? 生:是,#5。 师:#5是介于5和6之间的一个音,故称变化半音,唱#5时把声音放得比5稍高一些(用手势来提示)。 全班再用Lu哼几遍第一二小节 2)(音乐小知识的讲解)师: 顿音记号,应唱得有停顿感、跳跃感。 练习两遍有顿音的地方,间奏的两个小节在耳畔加入一个聆听回声的动作。 齐唱部分带入歌词完整的演唱。 合唱部分:分组学唱两个声部 (音乐小知识的讲解)师:下滑音记号,顾名思义演唱时声音向下滑落。 把两个声部结合在一起,注意声音的和协。练习两遍 6.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拓展教学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乡村牧童赶牛羊有好听的呼和声,那么劳动人们在劳作的时候会不会也有美妙的歌声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童声合唱的贵州民歌《摘菜调》。 教学总结 这是一堂愉快地音乐课,跟随孩子们一起去到美丽的湖南乡间,歌唱大自然动听的歌声。孩子们清脆质朴的歌声,在齐唱部分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合唱部分又体现了童真和俏皮,声音的和协也掌握的较好,这是令我难忘的一节课。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