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907144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案

日期:2025-10-0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863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京,七年级,下册,第二,汗液,形成
  • cover
《第二节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2、说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对人体的意义。(难点) 能力目标: 注重引导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生活中要讲卫生,常洗澡、勤换衣,让皮肤保持清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抢答与指定学生回答相结合),调动学生大胆发言,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3、先让学生相互评价,然后教师给予肯定,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课件、学案 2、对学生进行分组 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2、品尝自己的汗液。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同学们,你今天(最高气温34℃)下午骑车上学的路上热吗?出汗了吗?出示运动时大汗淋漓的画面,提出问题:画面中的姚明正在紧张地训练着,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你知道汗液是怎样形成和排出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其中的秘密。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现象出发,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自然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皮肤的结构: 过渡:(出示问题) 1、为什么皮肤被划伤后,有的伤口流血而有的伤口不会流血呢? 2、头皮屑是怎样形成的? 3、触摸、挤压自己手上的皮肤,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4、手上的老茧是怎样形成的? 5、皮肤受损的地方容易感染,这说明了什么? 这些问题都与皮肤的结构有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皮肤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出示课件皮肤的结构图,让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一)、观察课本71页图3.4-5皮肤结构模式图,辨别皮肤的结构。 1、皮肤附属物:1、 2、 3、 4、 等。 (二)、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讨论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见过渡中1—5),推测皮肤的功能。教师及时补充纠正。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1、掉落的“头皮屑”是哪个部位的细胞?这层细胞不断脱落为什么我们的皮肤没有变薄呢? 2、皮肤受伤后,过一段时间伤口就愈合了,这与皮肤的哪个部位有关? 3、为什么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肤比较黑?这与皮肤哪层有关? 4、“一针见血”,这一针扎到了皮肤的哪一层?为什么手被针扎破了我们会感到疼? 5、皮试时为什么会感到很疼痛? 6、刚洗过脸后,皮肤有干、紧绷的感觉,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消失?为什么头发几天不洗会变的很油? …… 点拨: 皮肤中的角质层、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而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不同的刺激;皮试就是在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试验。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能够不断补充衰老、死亡、受损的体细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表达和交流,师生共同体验从“了解结构”到“理解功能”的迁移。 (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过渡:炎热的夏季,我们为什么会出汗?汗液在哪里产生,又是怎样排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自读课本,思考、讨论完成) 仔细阅读课本72页“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中1、2两小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全身约有230万个汗腺,汗腺由哪几部分构成? 2、汗腺各部分的位置和结构特点是怎样的?汗液是怎样形成的? 3、你知道汗液的味道吗?为什么? 4、为什么人在天热时出汗多,天冷时很少出汗呢? 观察下图,讨论完成问题: ⑴当外界温度较高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 ,血流量 ,皮肤的温度会升高,因而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 ;与此同时,汗液分泌 ,通过汗液的蒸发,又从外表带走一些热量,使人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