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07709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随堂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45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初中,随堂,答案,word,练习
  • cover
(专题训练)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随堂练习 1.某湖水被DDT 污染,经检测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体内的DDT 含量分别是:甲2 .0ppm ,乙0 . 005ppm ,丙77 . 5ppm ,如果这三种生物能形成一条食物链,那么这条食物链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2.右图是某种生态系统图解,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 。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⑵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⑶图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生物部分缺少了 。 ⑷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草,那么积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 。 3.1850年前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以后,深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工业黑烟将桦尺蠖熏成了深色 B.浅色桦尺蠖迁出,深色桦尺蠖迁入 C.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浅色桦尺蠖变成了深色 D.外界环境对桦尺蠖的体色做出了选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主要进行孢子生殖 B、中国等六国科学家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人类染色体数是24条 C.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8.0×109千焦,初级消费者所获得的总能量最多为0.8 × 109千焦 D、影响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是阳光、杂草、鼠、昆虫等 5.秋末树木落叶后,会发现植物体吸收水分的速度大大减弱,这主要是因为( ) A.光合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减弱 C.蒸腾作用减弱 D.土壤含水量降低 6.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于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古文中曾有“橘逾淮则为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土壤 8.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① B、④ C、② D、⑥ 9.绿色食品是指( ) A.在食用前清洗干净的食品 B.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C.有利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保持,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D.以上说法都对 10.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①用种子繁殖后代 ②种子有果皮保护 ③都含有胚乳 ④种子中有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12.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动物通道等措施,这样做是为了(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④体现了现代人类的生态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必备的生物是( ) A.植物和动物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全部生物部分 D.生产者和分解者 14.人体中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输卵管、子宫 B.卵巢、阴道、子宫 C.输卵管、子宫、卵巢 D.卵巢、予宫、子宫 15.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增加降水量,可以美化环境,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D 2.(1)3;食物网;草→鼠→蛇。⑵草;⑶分解者;(4)蛇。 3.D 4.B 5.C 6.C 7.B 8.B 9.C 10.D 11.B 12.D 13.D 14.A 15.B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