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27185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活动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320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活动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
  • cover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活动设计 一、活动课标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抱负与使命,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新课程标准中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是通过使用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能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声音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数说明比较复杂的事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实用性文本阅读和经典篇章解读两个维度把握课文。所谓“实用性”主要指的是文章有具体、实际的写作目的,并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其写法一般也是非虚构的。与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出色的实用文同样可以使文章中的经典,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饱满的感情、多元的表达方式、富有特点的语言,值得仔细赏析,反复品味。因此,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应采用一下策略一是立足文本内部,抽丝剥茧,节节读之。马克思的文章,思想深刻表达又很凝练,需要细读细品,把握思路,明确层次。这是对经典文本的解析。二是注意文章的针对性,把握实用文的特点。这是落实实用性文本阅读的要求。 二、活动依托教材分析 本文意在号召英国工人进一步投身革命、解放自己。马克思在本文中多次实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多用比喻,将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用充满激情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这篇演讲内容深奥,思想深邃,情感深沉。教师要帮助学生细读文章,把握内容,理解主题感受革命导师的思想光辉。要想掌握这些抽象的思想和深远的抱负,需要从相对小得教学活动入手,比如揣摩分析语句在修辞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思考他们是怎么表达语义的,让学生积累与梳理课文中比较突出的语言风表达方面的特点,如用典比喻对比的分析,归纳词表达特点与体对象场合意图的关系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对这些关系的认识。从实用性阅读角度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站在听众的立场,以回溯语境的方式,感受演讲的表达效果,体会演讲词独特的魅力。 三、活动背景分析 这是学生所学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第三部分,前两部分为必修二上册第二单元新闻传媒类作品和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性读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但本文的语言较为凝练深刻,所以预习阶段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搜集相关背景资料。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联系已有知识从而进行学习迁移。考虑到高一下期的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形成的默读朗读、勾画圈点和理解分析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们应该真正践行“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大胆放手。所以整个教育活动是学生资助分析学习为主,老师主要是在学生感觉理解困难的地方予以引导和启发。 四、活动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相关常识及写作手法。 2.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 3.学习革命导师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 五、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这篇演讲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锋芒毕露、充满战斗力。思 维发展与提升: 体会演讲词在演讲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的针对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设想作者演讲时候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想象演讲者的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 六、活动重难点 掌握演讲词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并加以运用。课前准备 七、活动过程 活动对象,高中二年级某班全体学生48人,分为8组,每组6人。 活动时间:课下或自习,待定 活动地点:教室或学校会议室,待定 汇报方式:通过网络,让学生收集、整理、完成对作品、作者背景等知识的了解掌握 主持人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