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2920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6257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二,探究,环境污染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探究实验材料用具:种子、幼苗、培养皿、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纱布或纸巾等。 2.收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3.设计实验报告。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 《【教学实验】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视频资源、《【教学实验】模拟酸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视频资源、《【生物世界】酸雨》知识卡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重的核污染。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核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呢? 学生畅所欲言。 刚才同学们列举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都是真的吗?如何证实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新知讲解】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pH,常温下其范围在0~14之间。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pH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展示【生物世界】《酸雨》。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模拟酸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提示 1.可以按照老师所介绍的配制比例,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配置“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溶液的pH,直到配制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在瓶上写好标签,注明液体的配制时间和pH,放在阴凉处备用。 2.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作为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的指标。 选择植物种子:根据季节选择恰当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一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小麦 棉 水稻 玉米 大豆 黄瓜 25 27~36 30 35 24~29 31~37 3.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的话,应当怎样设计? 4.本实验需要进行数量统计吗? 5.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要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 6.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根据视频和提示,现在我们来设计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吧! 提出问题:酸雨是否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或酸雨是否影响幼苗的生长)? 作出假设: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酸雨影响幼苗的生长) 制订计划: 1.材料用具:种子、幼苗、培养皿、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纱布或纸巾等。 2.在培养皿下方标记A、B、C、D、E、F,每个培养皿的操作如下: A.作为种子萌发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B.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为3的溶液。 C.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为5的溶液。 D.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E.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实验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