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狗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狗圆舞曲》选自人民教育-出卷网-,二年级上册《 音乐中的动物》单元,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由波兰作曲家肖邦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作曲家的朋友养了一只小狗,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乐曲篇幅短小,速度较快,一气呵成。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在四小节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的形态出现,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中段则是甜美而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急促形成鲜明的对立;第三段为第一段之反复。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尤其是对活泼的、贴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爱。教学中主要以“游戏、律动、情境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并通过对比感受体验旋律、节奏、情绪的变化,培养和挖掘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曲《小狗圆舞曲》,能够感受到小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 2、通过聆听、对比、图形谱分辨出《小狗圆舞曲》由三部分组成,并能够分辨出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相似。 3、能够积极参与表演,随音乐律动表现出小狗的玩耍、休息和主人撒娇的场景,并能分辨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速度、节奏、情绪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对比、图形谱分辨出《小狗圆舞曲》由三部分组成,并能够分辨出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相似。 教学难点:能够积极参与表演,随音乐律动表现出小狗的玩耍、休息和主人撒娇的场景,并能分辨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速度、节奏、情绪的不同。 【教具】 PPT、头饰 【教学过程】 一、感受情景,新课导入 1、律动进教室《口哨与小狗》 2、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刚才进教室听的音乐叫什么吗? 生:《口哨与小狗》 师:这节课老师又请来小狗,我们来听听音乐中小狗在做什么? 生:跳舞,捉迷藏…… 师:音乐中的小狗在做游戏 3、出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由波兰音乐家肖邦所创作的《小狗圆舞曲》 (设计意图:运用《口哨与小狗》律动进教室,为本课做铺垫,是音乐中小狗更为形象,从而导出本课课题。) 二、整体聆听,初步感受 1、聆听什么乐器演奏的 (钢琴) 2、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欢快、高兴、活泼) 3、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 4、初步了解三部分的速度不同(速度) (设计意图:《小狗圆舞曲》学生听觉最为直观的就是钢琴,把聆听钢琴演奏设为第一个问题,利用钢琴手指的律动感受体验乐曲速度的变化,减小了学生不知道如何听出几部分的难度,也更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并借助这样的小律动感受到音乐中小狗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从而解决第一个教学目标。通过以上有目的的整体聆听,学生对这首乐曲就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 三、部分聆听,深入挖掘 (一)、第一部分 1、图形谱 速度:快速 节奏:紧密 1、 进一步感受小狗的情绪 情绪:欢快 3、随音乐律动 (二)、第二部分 1、对比感受第二部分速度、节奏 速度:稍慢 节奏:松散 2、律动感受情绪 情绪:舒缓 (三)、第三部分 1、找出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是相似旋律 2、第一、三部分对比感受力度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聆听,通过图形谱让学生对这首乐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比,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感受到的速度、节奏的变化,通过利用身体弹琴律动,学生对旋律的走向更为明确,肢体语言随着音乐的律动也为理解情绪、力度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对音乐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完整欣赏,整体表现 1、完整欣赏 师:我们分部分感受体验了《小狗圆舞曲》谁能来生动的说一说这首乐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 生:讲故事 2、 整体表现,随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