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3923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2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七年级,下册,一节,流动,组织
  • cover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通过呼吸吸进的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被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而本节课是本章的基础,同时为后面学习血液循环、输血、献血做了铺垫。所以本节课从内容上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知道血液的组成; 2.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成员的观察讨论,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血液对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作用,初步认同无偿献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知道血液的组成; 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列表比较几种血细胞。 课前准备 1.课前上宰猪场买适量新鲜猪血,加入柠檬酸钠(抗凝剂)后置于量筒中待用; 2.人血永久涂片和显微镜; 3.干净缝衣针和消毒液; 4.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要致富先修路,条条交通运输线满足了人员及货物往来的需要。其实,在我们人体内也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它们将我们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呼吸系统中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从这节课起我们将进入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学习。 2.用美国红十字会主席伊丽莎白说过的一句话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 3.过渡语:输血对人类有重要意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 二、活动探究 探究活动一:血液的组成 课前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完成有关于血液分层的实验,课上展示实验,全班同学一起观察并回答讨论题,从而总结出血液的组成。 小实验:将一定量新鲜鸡血分别放入1号和装有抗凝剂的2号试管,静止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交流讨论: 1.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2号试管分了几层 各层呈什么颜色? 3. 通过你们的预习能说出各层血液的名称吗? 4.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探究活动二:血浆的成分与功能 出示《血浆成分示意图》 学生根据《血浆成分示意图》及教材自主学习,说出血浆的功能。 探究活动三:血细胞的种类、形态、功能 (一)红细胞: 合作探究: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交流讨论: 1.你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有几种类型细胞? 2.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什么特点? 3.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小结:红细胞的特点及功能: 1.两面 ____的圆饼状; 2.数量最____的血细胞; 3.成熟的红细胞____细胞核; 4.富含_____;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____的蛋白质,呈____色,所以,血液呈现红色。血红蛋白在氧含量 ____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如肺泡处毛细血管),在氧含量 ____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如全身组织细胞处)。也就是说,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并被排出体外,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 和部分____的功能。 联系生活:1.煤气中毒 2.如果某人化验报告单上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他患___。 (二)白细胞和血小板 自主学习:结合图片、资料、动画,并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