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49959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元史》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464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练习题,元史,2023届,高考,阅读
  • cover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元史》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许衡,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②寻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凡经传、子史、礼乐、星历、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己任。尝语人曰纲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苟在上者无以任之则在下之任也。凡丧祭娶嫁,必徵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③中统元年,召至京师。时王文统以言利进为平章政事,衡言治乱休戚,必以义为本,文统患之。阿合马领尚书省六部事,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 ④帝欲开太学,以为国子祭酒。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其为教,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相其动息以为张弛。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少者则令习进退、应对,或射,或投壶,负者罚读书若干遍。久之,诸生人人自得。 ┅┅ ⑤六月,以疾请还怀。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皇庆二年,诏从祀孔子庙廷。 (节选自《元史》)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寻居苏门( ) (2)衡言治乱休戚(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 A.准则 B.管理 C.掌握 D.度量 (2)必徵于《礼》( ) A.召集 B.责问 C.引证 D.表露 3.把第②段画波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4.第②段画直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 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尝语人曰纲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苟在上者无以任之则在下之任也 5.根据第④段文意,分析“诸生人人自得”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父良,潜心伊洛之学,及天文律历,无不精究。性颖悟,生三岁,家人示以书帙,辄识风、丁二字。六岁就学,十三学九数,辄造其极。岁己酉,太保刘秉忠北上,途经中山,见而奇之,及南还,从秉忠学于磁之紫金山。癸丑,秉忠荐之世祖,召见于六盘山,命辅导裕宗,为太子伴读。中统二年,擢太子赞善。三年,裕宗封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敕两府大臣:凡有咨禀,必令恂与闻。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恂言:“太子,天下本,付托至重,当延名德与之居处;况兼领中书枢密之政,诏条所当遍览,庶务亦当屡省。”帝深然之。 恂早以算术名,裕宗尝问焉。恂曰:“算术,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乃大事也。”裕宗问以心之所守,恂曰:“许衡尝言:人心如印板,惟板本不差,则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本既差,则摹之于纸,无不差者。”裕宗深然之。诏择勋戚子弟,使学于恂,师道卓然。及恂从裕宗抚军称海,乃以诸生属之许衡,及衡告老而去,复命恂领国子祭酒。 帝以国朝承用金《大明历》岁久浸疏,欲厘正之;知恂精于算术,遂以命之。恂荐许衡能明历之理,诏驿召赴阙,命领改历事,官属悉听恂辟置。恂与衡及郭守敬等,遍考历书,昼夜测验,创立新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