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53207

人教版(新)四上 第三单元 2.角【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05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四上,第三,单元,2.角,优质
  • cover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角 一、研究问题 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二、实施策略 1、通过“说一说”、“认一认”、“练一练”等活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在动手操作和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 3、在整个认知过程及练习活动中贯穿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三、学情分析 《认识角》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由生活情景图引入,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摸一摸”、“比一比”、“动手操作”和“创作活动”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课堂中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角的初步知识。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体会角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通过“摆一摆”“认一认”“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3、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作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 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六、教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软件、三角板、活动角等。 学具:小棒、三角板、剪刀、圆形纸、正方形纸、硬纸条、图钉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和秘密。今天,我们又要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角”(板书) 1、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1)、我在剪刀的两片刀刃之间找到了一个角。(点击、闪烁、移出) (2)、我还在钟面上找到了一个角。(点击、闪烁、移出) (3)、我还发现我们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上面有3个角,请看:(点击、依次闪烁、移出一个)这是其中一个角。 2、说一说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角吗,谁愿意说一说? 生1激动地说:我家的电视屏幕上有角。 生2自信地说:我们的课桌上有角。(老师加以肯定) 这时,全班同学都有了较高的积极性,从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都在积极动脑筋回忆生活中的角。积极举手的孩子更多了。 生3:我发现数学书上有角。 师:真不错,请你指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指角,老师纠正角的指法。)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从袋子里拿出两根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角。(学生摆,抽一人上台摆,实物投影。) 师:同学们摆得真好,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摆的角,你认为他摆得怎么样?(学生评价:我认为他摆得很好!) 2、摸一摸,感受角的特点 师:这是三角板的一个角(老师举起三角板,指其中一个角),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是怎样摸这个角的。(示范摸) 师:请大家拿出一个三角板(学生举起三角板),跟老师一起摸一摸,“角”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1激动地说:尖尖的,有点刺手。 生2高兴地说:我感觉角滑滑的,很舒服的感觉。 生3自信地说:我认为角是平平的,直直的。 师:同学们真行!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 3、认一认,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边 顶点 边 师:这个尖尖的有点刺手的就是角的“顶点”。(用红笔打点,板书)大家一起读一次。 生:顶点。 师:这两条直直的是角的“边”。(板书)大家一起读一次。 生:边。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角用这样一个符号“)”标出来,(边说边板书),记作:∠1; 读作:角1。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生:记作∠1,读作角1。 师:现在请一个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