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地理 年级/册 高一 必修三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难点名称 荒漠化的成因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荒漠化是高中地理必修三核心内容之一,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探寻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关注荒漠化人为原因的分析思路,即人类占有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与影响和干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状况。学生不善于全面分析总结,所以感觉有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要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这个过程来了解一个地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它不是以讲具体区域为目的,比如符老师上课用的是西北地区,讲课的目的不是要讲西北地区,而是通过分析西北地区这个案例来学习有关区域环境发展问题。所以学生面对这样的提升会存在不同理解程度的困难。 难点教学方法 个人探究,说说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特征。 合作学习,学生结合教材,小组讨论分析为什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使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学会举一反三,完成课程目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山海情》讲述了一个从无到有建造“塞上江南”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的西海固,由于山大沟深、干旱少寸,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称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为了生存,“村里的女子为了一头驴就能嫁人”,“兄弟仨只有一条裤子,谁要出门给谁穿”,还有被村民偷抓吃得只剩一只的“扶贫鸡”。 为了改变穷苦面貌,政府建立吊庄基地,号召农民们搬迁。然而搬迁也并不容易,因为彼时的戈壁滩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来场沙尘暴,飞沙走石跑,有哪个人愿意搬呢?造成如此恶劣的环境核心是缺水,苍凉的荒漠,贫穷的土地,满目疮痍!这节课我们就从《山海情》出发,以西北地区为例,来学习荒漠化的防治,探寻山海情背后的艰辛和苦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活动一: 请同学们快速认真阅读教材16页的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荒漠化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2、你能说出荒漠、荒漠化和沙漠化有何区别和联系吗? 3、说出荒漠化在全球和中国的现状如何? (教师点拨:植被破坏 地面裸露 风沙侵蚀+水土流失 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 荒漠化景观 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土地的退化主要是指耕地、草地和林地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甚至是让土地丧失生产能力。 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承转]读“中国荒漠化景观图”,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荒漠化问题波及到全球大约9亿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6亿公顷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而且还在扩大中。而我国则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西北地区。) 荒漠化的危害:1.影响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2.破坏基础设施(村镇、交通、水库、灌渠) 3、生态环境(沙尘暴、白风暴频发) 活动二: 由王禹润同学以小微课的形式带领大家来巩固学习一下西北地区 说说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特征。(学生个人回答) (教师点拨: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水汽进入,降水少;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而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西北地区的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活动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