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四单元 第一课:《樱花》 课型 歌唱课 备课人 教材 分析 《樱花》是一首古老的日本民谣,运用都节调式音阶写成,4\4拍,中速。音乐自然、朴素,也是日本流传最广的民歌之一。 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但对日本传统音乐了解较少,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特点,并能感情地去演唱歌曲。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和音乐实践活动,体会日本音乐自然美、余韵美、哀婉美的特点,从而了解音乐的多元化,拓展音乐视野。 2、能用自然、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聆听、模唱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日本都节音阶创作的音乐特点。 德育 目标 了解并认同音乐的多元化,拓展音乐视野。 重点 难点 表现歌曲《樱花》的余韵美,哀婉美。 媒体选择分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感受体验 体会日本音乐自然美、余韵美、哀婉美的特点,并能用自然、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 D A 下载 媒体内容与形式:A.图片;B.文字;C.视频;D.音频(音乐等);E.动画(flash等)F.其他 使用方式: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一、导入 1、学生欣赏歌曲《樱花》。 思考:这是哪个国家的民歌?你从视频的画面中感受到什么? 2、教师介绍樱花 日本被称为“樱花之国”,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樱花花期很短,开则齐开,落则齐落,被日本人看成是理想的标志,也象征着人短暂的一生。 新课 教学 二、授新课 (一)聆听感受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伤感 2、请找出歌曲旋律由哪几个音构成? 小结:我们发现这首歌包含mi fa la xi do五个音,是日本都节调式,赋予了日本民歌别具一格的余韵美,哀婉美的音乐特点。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谱,学生聆听的同时找出相同的乐句。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模唱。 (教师唱引子、主句,学生唱重复和尾声) 3、填词演唱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气息、咬字、半音的准确性、延长音“余韵美”。 三、知识拓展 1、感受都节调式与我国五声调式的区别 教师将《彩云追月》变成日本的都节调式歌曲,让学生感受。 小结:都节调式包含mi fa ,xi do两个半音关系,有种拘谨含蓄的感觉;我国五声调式一个半音关系也没有,有种开阔的感觉。 2、都节调式音乐旋律创编 3、了解日本乐器(课本33页) 日本筝 三味线 尺八 课堂小结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面对多元的世界民族文化,我们应当保持包容开阔的心态,而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中国的名片,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它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去学习去热爱,也更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 通过本节课,我们也了解到樱花花期很短,象征着人短暂的一生,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一生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板书设计 樱花 1=C 4\4拍 日本民歌 都节调式:3 4 6 7 1 当堂 训练 检测 1、在教师的伴奏下,学生能用自然、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樱花》。 2、A B档学生能用都节调式音乐旋律进行4小节创编。 作业 布置 背唱《樱花》 A B档学生能用口风琴吹奏《樱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