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81528

湘艺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小背篓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5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
  • cover
《小背篓》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小背篓》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唱、律动绘画等方式,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小背篓》,感受体验童年的幸福生活,并用自己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怎样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背篓》。 教学准备: 钢琴、《小背篓》歌曲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放歌曲《童年》,组织学生律动进教室。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童年的趣事多,童年的故事多,同学们,你们的童年在哪儿过的?放寒、暑假在哪儿过的?令你最难忘的事都有哪些?(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 2、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山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土家族的小朋友的童年生活吧———放《小背篓》歌曲,课件出示土家族相关图片。 新授过程 (一)提问 1、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听了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背篓》,我感到土家族小朋友的童年真幸福,这首歌真好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幸福的童年。 2、让我们再欣赏一次歌曲,请同学们轻声模唱并感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边看边模唱--看大屏幕。 再欣赏歌曲,模唱歌曲。再次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 3、出示歌片儿———歌中土家人吃、住、用什么? 生答:吃糍粑(用糯米做的一种东西);住吊脚楼;用小背篓背东西、背小孩等;服饰是…… 请说一说土家族的风土人情。 (二)分段欣赏 1、播放第一乐段:(1)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情绪怎样? 描写了“我”坐在“小背篓”里“晃悠悠”的快乐的童年生活。情绪 跳跃、优美、流畅。 随着音乐的韵律感受坐在小背篓里的感觉。 (2)老师背起小背篓唱歌曲第一段,师唱,生模仿。 (3)请你说一说坐在小背篓里的感觉吧。音乐有什么特点? 2、放第二乐段:(1)第二乐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对比第一乐段音乐情绪怎样? 生:第二乐段是土家族小朋友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歌颂、回忆,音乐情绪更优美、更抒情,奔放的旋律表达了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师小结 3、放尾声部分 师介绍:尾声是对七、八乐句的扩展,让人们沉浸在对童年的幸福回忆中,意犹未尽,惹人深思。 4、歌中的衬词请大家模唱一遍,体会其中的优美韵味。 (三)合作演唱歌曲 1、再次欣赏全曲,鼓励学生模唱 2、跟视频试着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观察歌曲中所有出现休止符的地方。 (2)教师提出歌曲中的“升记号”,让学生感受临时变音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加上临时变音记号歌曲就变得有味道了。体会装饰音的作用。 3、鼓励小组合作,创编演唱歌曲 (1)反复放歌曲,贴一些图片,拿出一些道具(小背篓等)。 (2)鼓励小组展示。 4、教师参与丙组表演 师生合作:师领唱,生伴唱第二乐段齐唱。 分小组创编并表演: 甲组:美术小组集体创作画:《山童之恋》。 乙组:舞蹈《我的小背篓》。 丙组:合唱《小背篓》。 对比欣赏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小背篓装着土家族娃娃幸福的童年,那么我们的童年是怎样呢?试着用你会的歌曲表现吧 学生分小组准备演唱歌曲。 甲组:《童年》。 乙组:《大海啊,故乡》。 丙组:《童年多美好》。 丁组:《快乐的节日》。 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老师仿佛也被你们带到幸福的童年了。 2、让我们一起再唱一唱《小背篓》吧!与师一起自由演唱歌曲。 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回忆了自己美好的童年趣事,欣赏、演唱了土家族民歌,并演唱了这么多歌颂幸福童年的歌曲,使我们体验了不同地域的孩子都有幸福的童年。让我们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吧!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曲结束这有意义的一课吧。 2、下课 听师小结,随歌曲《小背篓》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提前预设做的还是不够充分,我把教材内容想象的太难了,把学生的水平低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