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982054

第3课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28张PPT)

日期:2024-11-22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7986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美术,28张,鉴赏,2019,人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元】黄公望 33x636.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图》“合璧”的文化事件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 全图用墨淡雅,富于变化,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属国宝级文物。 明末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酷爱此画,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段称《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中国的山水画似乎在画山水,但实际上又不仅仅是画山水,它是建立在中国的文化哲思上,它强调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需要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 中国人是通过山水画将山水作为天地化身,来表达画家的感受。 设问:画中的山水是真实的富春江两岸的景色吗?为什么要画山水画? 1.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陁。 2.雄峰特立阚人间,一道慧源悬壁寒。 3.危峰叠嶂斗峥嵘,一径深深水木清。 倪瓒 《六君子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 王蒙《青卞隐居图》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六君子图》 【元】倪瓒 61.9x33.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山水情怀 《六君子图》是三段式的构图方法,远山、湖水、丘石树木。近处是六棵树木在丘石之间顽强的生长,中间占据着画面大部分空间的空白处,似云、似雾、又似水,体现出深远幽静的气韵,再加上画面顶端的一抹远山,更显悠长。僻静的韵律,整洁的画面,作者的用笔用墨恰到好处,似乎再多加一笔都会使画面变脏,使得画面仙气升腾,好像会有白衣仙人从画面中走出来一样。 湖面宽广无波,江上峰峦遥接远空,气象萧索清旷。 六株树为松、柏、樟、楠、槐、榆,有其象征意义。 《溪山行旅图》 【北宋】范宽 206.3x103.3厘米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直。画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运载货物的商旅缘溪行进,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近处怪石箕居,大石横卧于冈丘,其间杂树从生,亭台楼阁露于树颠,溪水奔腾着向远处流去,石径斜坡透迤于密林荫底。山阴道中,从右至左行来一队旅客,四头骡马载着货物正艰难地跋涉着。 《青卞隐居图》biàn 【元】王蒙 140.6x42.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卞隐居图》描绘画家故乡卞山苍茫景色,山上树木茂密苍郁,溪流回环,景色清幽,隐士行居其间。画法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再用焦墨皴擦,使得画面不迫不塞,元气淋漓,气势磅礴,创造了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妙夺造化 哪里是不符合视觉逻辑的地方呢? 地平线太高 山脚特写 山峰全貌 哪里是不符合视觉逻辑的地方呢? 创作视角不同 卞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顶,海拔521.5米。 哪里是不符合视觉逻辑的地方呢? 与实景不符 通过对三幅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分析,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山水并不是真山真水,理解山水画中的妙夺造化,培养我们审美判断能力。 因心造境 “留白” 给你产生怎样的感受? “留白”的不同处理手法, 带给观者完全不同的意境感受。 理解山水画中的因心造境,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