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8572

语文六年级下鲁教版1.1《理想》课件1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8467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六年级,下鲁,教版,理想,课件
  • cover
课件50张PPT。流沙河理想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但后者不久即遭到公开批判,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一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遣送回原籍劳动。七十年代末回归文坛,仍然以诗作为主,记叙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体验,后结集为《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注音 蜕 熄灭  缀连 倔强 鬓发 洗濯  寂寥 诅咒 玷污  扒窃 扒皮 解词并造句 可望不可即     tuìxīzhuìjué jiàngbìnzhuóliáoz? zhòudiànpábā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玷污 诅咒 洗濯 可望不可即: 倔强 绝处逢生: 浪子回头: 读一读:(diàn):弄脏,比喻辱没。(zǔ zhòu):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zhuó):洗。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jué jiàng):(性情)刚强不屈。在毫无出路的情况下,又遇到生路。绝处,死路。比喻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朗读--形式 1、听范读 2、自由朗读 3、齐读 4、流水读:第1节由一学生读;第2-8节前两大组读;第9-11节后两大组读;第12节齐读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握语调、音律、节奏。 3、区分句中词语轻重缓急。 4、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 第1节:明朗坚定的语气 第2-8节:悲壮沉思的语气 第9-11节:劝告警醒的语气 第12节:欢快奋发的语气第1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第2节: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 第3节:人类代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4节:理想使人明确方向但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 第6节:理想要牺牲个人利益,获得崇高的社会利益。内容概括:第7节:理想带来的是误解的寂寥、欢笑、酸辛 第8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9节:理想使人恢复良知,引上正轨,重新做人。 第10节:对真正的理想要坚信不移。 第11节: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不能对眼前的环境无动于衷。 第12节:树立理想就会有丰硕的收获,在大好形势下去实现美好理想。理想的意义 整体感知课文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歌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主旨?(提示:从分析诗歌结构入手)理想的意义 (1) 历史意义 (2、3)? 人格意义 (4、5、6、7) 人生意义 (8、9、10、11)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12) 赏析第一节 你怎样理解第一节四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暗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 这一节的喻意是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第一节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顶真: 以上句后分句或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前分句或开头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又称“联珠”、“蝉联”。 例如 : <<井冈翠竹>>:“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真格由于词语间上递下接,首位蝉联,结构严谨,便于揭示事物内部递相依存的有机联系.说理环环相扣,道理易于说的严密透彻;抒发感情气势贯通,感情易于抒发的酣畅淋漓 自由朗读2-7节,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例一: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在饥寒与温饱的年代,人们在生活上的理想分别是温饱与文明,说明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理想有时代性。例二: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荧荧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