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9869

第十三章 内能教学设计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331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十三,内能,教学设计,教案
  • cover
第十三章 内能教学设计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气 ﹥V液﹥V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0 r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r0 d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r0 d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13.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内能的定义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热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温度、状态变化 物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不能逆说) 三、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四、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讲:P129 空气压缩仪)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 a.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 b.摩擦生垫,物体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 2.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会减小,气体膨胀做功。 内能→机械能 3.做功是通过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来实现了内能的改变。 思考: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大或减小,除此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小结: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 ★反思: §13.2(2) 内能 ★课程内容 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法的比较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及联系 ★重点———热传递 ★难点———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及联系 ★过程 一、热传递 1.实质:内能在不同的物体间转移。 2.条件: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3.方向: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由高温部位传给低温单位。 (两个物体) (一个物体) 高温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低温物体吸热,内能增大。 4.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注意:热量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获得) ①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物体具有的。 ②单位:焦耳(J) 二、两种方法的比较(做功和热传递) 1.相同点:(1)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2.不同点:(1)做功———能量转化 热传递———内能转移 (2)做功:内能变化量是通过做功多少来恒量。 热传递:内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