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05292

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2504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格式,上册,物理,八年级,探究,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 沪粤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是初中物理沪粤版教材中的第四章第二节 1.学习内容 ①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④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②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是带领学生做实验从而得到结论的,这就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态度。在讲解实验器材时,分析反射板为何要略微粗糙等,培养同学们在物理探究中的谨慎和责任。做实验,在老师演示一次后,剩下两次实验让学生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 ①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②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③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④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教学重难点(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难点: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初二学生是智力发展较快的一年,也是他们拉开差距的一年。我们讲解知识点时,尽可能做到让后进生也能感兴趣,也能听明白。练习也要有简有难,让后进生获得满足和自信,让优等生获得挑战的刺激感。 六.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进入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 (板书)3.2 光的反射 (副板)光→人眼(光的接收器) 直接发光的物体→光源 备注: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所以我们能在光亮的环境里看到世界万物,看到这个缤纷的世界。 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 从而引入我们的猜想:我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不是因为不发光的物体会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从而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不发光的物体呢? 学生讨论:由于自然常识课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因为光的反射。 使学生接受光的反射时,带着思考,带着期待。 二、进行新课 1、光的反射现象。 根据我们看到光源是因为光线进入了眼睛 得出猜想:所有我们看到的物体表面都能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a、入射光线AOB. b、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c、反射光线OB。 d、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 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f、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提问:引入入射角∠i及反射角∠r的意义是什么呢? 3、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 x(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即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