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只小山羊 教学设想:本课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了解歌曲内容和初唱歌曲的基础上,本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歌曲的演唱处理与音乐童话剧表演。运用聆听、设计、演唱、对白、表演的方法,综合运用视听联觉,使学生尝试与他人合作表演,从而感受音乐童话剧表演的乐趣。 教学目标:1、能够在分段演唱歌曲时,根据所唱内容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2、能够通过演唱、表演一系列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3、在学习中懂得礼让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声音及情绪、动作的变化表现故事中的角色,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对音乐形象的体验和理解,并能够大胆地进行表演与歌词创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两只小山羊》的故事,你们还记得上次的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 回顾歌曲第一段,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师:谁知道记号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同学说它像倒过来的闪电,其实它就是波音记号,就好像触电了一样,声音开始上下起伏。高音2就唱成高音的2 3 2 (2) 回顾歌曲第二段,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师:为什么一开始小山羊的叫声长,后面越来越短呢?对了,因为他们在吵架,那要怎样才能表现出吵架的声音?速度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衬托歌词:吵得响呀吵得响,吵呀吵得响) (3) 回顾歌曲第三段,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师:小白羊和小黑羊已经吵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他们觉得吵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谁也不服谁,甚至都吵红了脸!于是他们就打起来了!小山羊生来带着防卫武器呐!就是山羊角,你看它们的山羊角已经勾到一起了!可是最后呢?谁赢啦?谁顺利通过小木桥了呢? 2、 探索角色,情景表演 师:同学们刚才唱的很投入,如果能有人来表演两只小山羊,我们一边唱一边演肯定效果更好!谁想来试试呢? 教师分别请出一组男同学和一组女同学来表演两只小山羊来表演歌曲第二部分,歌曲第一部分旁白与第三部分结局由其余在座的同学演唱,通过这种形式把整个歌曲连贯起来,增加趣味性。表演期间鼓励由学生自己定位角色,教师稍加指导。 3、 参与评价,创编歌词 师:刚才的同学们表演的好吗?怎样改动一下会更好呢?这样的结局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呢?如果你是这两只小山羊其中的一只你会怎么做呢?在生活当中与他人接触应该做到文明礼貌相互礼让,那我们一起来思考把故事的结局改一改好不好?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把歌曲第三段的歌词改成和谐版的。 【头挨着头,手牵着手,两个笑嘻嘻呀,一起走回家。蹦呀蹦,跳呀跳,蹦呀跳呀,蹦呀跳呀蹦呀跳呀,蹦呀跳呀,哈哈!它们成了好朋友。】 师:经过了同学们与老师的一起努力我们把新的歌词创作出来了,看来你们长大很有可能成为词作家呀!老师想请刚才出来表演过的两位同学把我们这个和谐礼让版的结局表演一遍好吗? 4、 总结本课、提出期望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小山羊》这首歌曲,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森林里的两只小山羊相遇———相争———相斗,最后同时落入水中的故事用歌曲和情景表演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同学们也通过演唱、表演、创编歌词亲身投入到故事的角色当中,你们都很棒,老师也希望你们能想我们一起创编的歌词中唱的一样,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做一名礼让他人、文明礼貌的好孩子,在生活中实践文明和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