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12777

2022—2023学年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 音乐鉴赏 第3单元 第6节 鼓乐铿锵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3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32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音乐,2022,6节,格式,教案,铿锵
  • cover
第3单元第6节 鼓乐铿锵 一、基本信息 学校 福州金山中学 课名 鼓乐铿锵 教师姓名 林峰 学科(版本) 音乐 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卷网-) 章节 第三单元 第六节 学时 1学时 年级 高一 二、教学目标 (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音乐情绪、色彩,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想象音乐描绘的意境与表达的情感,初步认识、理解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关系。 (二)知道“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的相关知识。 (三)愿意参与锣鼓乐创编演奏,知道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三、学习者分析 高一学生对民间打击乐知识已有一些积累,他们知道锣鼓乐运用于民间生活事件,能想像音乐表现的生活内容,但在分析音乐表现手法方面,还显得知识、能力不足,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了解锣、鼓等乐器的演奏方法与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 在“创编”方面,关注高一学生“爱面子”心理特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敢于表现自己创编的作品。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聆听《锦鸡出山》清锣鼓音乐,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的艺术实践活动,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从中体验乐趣。 难点:了解、实践打击乐演奏的方法;根据标题创编锣鼓乐小片段。 聆听感受占重要地位,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聆听,聆听前的“任务驱动”与“设疑”就显得很重要;用先写出小标题的方式,分散、降低“创编”的难度。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教学———实践激趣 0’0”-2’40” 感受锣鼓乐;激发进一步探究锣鼓乐的兴趣 练习锣鼓经《咙咚呛》,导入《锦鸡出山》。 1.与教师合作“读锣鼓经” 2.与教师合作演奏锣鼓经 分段分析———感受想象 3’00”-10’29” 能根据小标题想象音乐意境 “读”节奏,分析各片段节奏特点,熟悉大锣、马锣、头钹、二钹的音色,并用小标题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达的意境。 聆听《锦鸡出山》,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描述音乐表达的画面。 电子白板能清晰呈示各片段的典型节奏,将“听”转为“听”与“看”。 完整聆听———听”“看”结合 10’29”-13’45” 能根据《锦鸡出山》“微课”滚动呈示的文字,想象音乐描绘的画面、意境。 运用《锦鸡出山》微课,完整聆听音乐。 聆听音乐,根据文字提示,展开联想与想象。 《锦鸡出山》以微课形式播放,各小标题相应位置实时滚动呈示描述音乐所表达的画面、意境的文字,降低鉴赏难度。 听辨选择———动态生成 13’53”-17’01” 能根据音乐情绪,正确选择标题。 为《锦鸡出山》音乐片段选择标题 聆听音乐,为两个音乐片段选择标题。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选择器的互动、即时功能,设计两道选择题检验学生所学。该方式具有学生完全参与、检验结果客观的特点,能促进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聆听感受———《滚核桃》 17’50”-24’13” 能说出音乐演奏技法与表达的生活内容。 感受、体验《滚核桃》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表现的生活内容,知道《滚核桃》的演奏技法。 聆听、联想、想象 实时呈现演奏技法,学生获得直观经验,为创编实践准备。 创编表现—《牛斗虎》 24’23”-33’22” 能用打击乐作简单表演 1.引导学生先写出小标题 2.实践创编 3.创编活动评价 1.写出小标题 2.参与打击乐合奏的艺术实践活动,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运用到作品创作中 达标测评———乐种判断 40’08”-42’16” 知道相关乐种及其流传地区 乐种及其流传地区选择 根据课题所学知识,判断相应乐种及其流传地区 交互电子白板可以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态实时呈现 小结归纳———情感升华 42’16”-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