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内容 第2课 常用数据类型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Python常用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型、列表和布尔型。 2.初步掌握字符串、列表的索引访问和切片操作。 3.理解变量的概念和命名规则,掌握赋值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教学重点 1.Python常用数据类型; 2.字符串与列表的索引和切片操作; 3.变量的概念和命名规则; 4.赋值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教学难点 1.字符串与列表的缩影和切片操作;2.变量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标准计算机房,Python 3.7开发环境。 2.条形码介绍短视频。 3.教学任务单。 4.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小活动】场景猜一猜 1. 教师活动:依次展现若干个人物与场景的剪影图片作为提示,组织学生回答图片所指向的“场景”(商场)。 2. 教师提问:同学们猜测的非常准确,说说看你都是从哪些剪影图片的提示中得出的答案? 【小活动】场景说一说 1. 教师提问:同学们离开“商场”总是会带着一张小票,平时关注过小票上面都有些什么数据信息吗? 2. 教师总结:小票上的数据因各自的特征不同,而使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时需要分为若干种不同的数据类型。 学生举手回答 预测学生答案:仓库、物流、地窖、商场、超市 预测学生答案:购物车、收银台、自助付款机 学生举手回答 预测学生答案: 金额、商品清单、购买数量 学生填写任务单“类型选一选” 通过快速简单的互动小游戏【场景猜一猜】和轻松自由的分享交流【场景说一说】,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为接下来教学情景的创设作铺垫 讲授新知 【活动一】类型选一选 1. 教师明确: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8-P9完成任务单“类型选一选”,为小票中出现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表现形式。 2. 教师组织: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选择结果,说出你认为所选类型合适的理由。 3. 教师总结: 商品名称字符串型(str)数量整型(int) / 浮点型(float)单价浮点型(float)小计浮点型(float)总金额浮点型(float) 【活动二】商品认一认 1. 教师活动:同学们,小票中数据的处理我们已经能够解决了,可问题是自助付款机是如何获取我们购买的商品信息呢? 2. 教师明确:同学们打开视频“商品背后的秘密”,观看后完成任务单中“商品认一认”———打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查询条形码对应的商品 3. 教师总结: 商品条形码(EAN-13)= 3 + 4 + 5 + 13位国家代码4位厂商代码5位产品代码1位校验码 【活动三】条码分一分 1. 教师明确:在idle中打开“EAN-13条形码.py”半成品程序文件,参考任务单和课本P9-P10日积月累的内容,完成半成品程序,思考任务单拓展问题(反向索引,输出字符串长度)。 “EAN-13条形码.py”半成品程序实例: ean=input(“请输入13位EAN商品条形码”) print(“国家代码:”,ean[0:3]) print(“厂商代码:”,ean[]) print(“产品代码:”,ean[]) print(“校验码:”,ean[]) #print(“条形码位数:”,) 【活动四】变量写一写 1. 教师明确:自主阅读课本P10变量和赋值语句的内容,在idle中尝试任务单“变量写一写”中的变量定义创建示例,判断正误并更正说明。 2. 教师组织:学生对任务单中的变量创建进行分析。 3. 教师总结: 变量的概念: 其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量。变量的命名规则:1.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2.字母区分大小写3.不能以数字开头4.不能与关键字同名 【活动五】数据算一算 1. 教师明确:在idle中打开“小票计算.py”半成品程序文件,参考任务单和课本P10变量和赋值语句的内容,完成半成品程序。 “小票计算.py”半成品程序实例: #列表信息:["商品名",数量,单价] nfsq=["农夫山泉",0,2.0] xnmb=["鲜奶面包",0,5.5] nfsq[1]= #请输入农夫山泉购买数量 xnm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