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1学生实验:探究杠杆同步检测 1.杠杆平衡状态: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状态或_____状态。 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N。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20 2 10 2 2 15 1.5 20 3 3 10 15 4 4 5 5 4 5 5 4 4 5 6 6 5 3 10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原理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_____(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3.如图所示,在下列各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 4.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 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一定相等 5.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6.如图所示,杠杆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杠杆上每格的长度相同。在不增减钩码的情况下,若将两端钩码同时外移一格,将出现的现象是( ) A.杠杆依然平衡 B.杠杆左端下降 C.杠杆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杠杆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杠杆上每格的长度相同。在不改变钩码悬挂位置的情况下,若将两端钩码同时减少1个,将出现的现象是( ) A.杠杆依然平衡 B.杠杆左端下降 C.杠杆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的长度相等。现在杠杆上A处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0 N),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这时应在B处施加一个拉力F,其方向和大小分别是( ) A.竖直向下 30 N B.竖直向下 40 N C.竖直向上 30 N D.竖直向上 40 N 9.(多选)如图甲、乙是小东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图,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发现杠杆如图甲所示,则需要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 B.杠杆支点O位于其重心处是为了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C.图乙中,在B点挂6个相同的钩码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 D.图乙中,在O点右侧杠杆上的某位置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 10.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1m时,F1为 N。 11.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均为0.5N。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4个钩码,如图17乙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可在B点下方挂_____个钩码;或在C点竖直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施力,其大小为_____N。 12.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