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38571

8.9物体的颜色课件-2022-2023学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共31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6320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PPT,31张,一册,物理,改版
  • cover
(课件网) 雨过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彩色的桥”悬挂在半空中,同学们想不想现在就亲眼目睹美丽的彩虹呢? 新课导入 物体的颜色 学习目标 1、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新课教学 一、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牛顿 1、演示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这束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可发生光的色散现象依次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光的色散实验表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想想做做:太阳光的色散 如图所示: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可以在白纸上(或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 可见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雨后彩虹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3、光的色散现象 肥皂泡的形成 光盘 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海市蜃楼” B.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C.“水中倒影” D.日食的形成 B 典型例题 解析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日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日月食都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若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便为日食;若地球在中间挡住太阳光,则为月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色光的混合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你知道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吗?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颜料的三基色 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成黑色 颜料的三基色:品红、黄、青 知识拓展1 物体颜色 知识拓展2 物体通常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类 (1)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 红 绿 蓝 (2)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三、看不见的光 1、可见光谱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太阳的可见光谱 把非常灵敏的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不同颜色的光处,都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 灵敏的温度计 红外线 可视光线 把灵敏的温度计在红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也会上升,说明这里也有能量辐射,只不过人眼看不见。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 1、红外线 (1)红外线的应用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①红外线诊断病情 人体生病的时候,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诊断疾病。 ②红外线夜视仪 夜间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