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47523

5《g k h》 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79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g k h,教案
  • cover
5 ɡ k h 文本解读 《ɡ k h》一课是声母学习的第三课。本课共有5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声母,配有一幅夏天公园湖边的情境图。天空中,飞着一只衔着花环的白鸽,“鸽”提示ɡ的音,花环提示ɡ的形。湖中,一群小蝌蚪正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蝌”提示k的音,蝌蚪与水草的组合提示k的形。岸边的长椅上,坐着一个正在喝水的小女孩,“喝”提示h的音,长椅的侧面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ɡ、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及初次出现的三拼音节。ɡ—u—ā→ɡuā揭示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左下是ɡ、k、h与韵母a、e、u组成的9个带调两拼音节,中间和右下是ɡ、k、h与介母u以及韵母a、o组成的6个带调三拼音节。 第三部分是“画画、打鼓”两个词语,其中“画、打”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是两幅图,一幅图上是一只小浣熊支着画架在画画,另一幅图上是一只小老虎在打鼓。 第四部分是儿歌《说话》,其中huà、huā、ɡē、ɡū、ɡā、ɡuā是本课新学的音节。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画、打”,要求书写的字母ɡ、k、h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教学策略 1.字母教学 读准音 (1)发音指导。ɡ、k、h都是舌面后音,区别在于ɡ、h是不送气的,而k是送气的。 (2)编儿歌练发音。 识记形 (1)观察字母。 (2)书写字母。指导声母ɡ、k、h的书写时,要注意两个新的笔画名称,“”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教师可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ɡ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直。 k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注意“”一笔完成。 h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竖要占到上格,和n的字母形体区分开来。 2.拼读教学 两拼音节 拼读练习时,要和学生熟悉的汉字、事物联系起来,也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增强趣味性。 3.拼音节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三拼音节,拼读难度较大。教师要借助拼读示意图,讲清拼读规则,然后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以及识字单元中已学的“火”字,帮助学生正确拼读,降低难度。 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有3种: (1)三拼连读法。 (2)声介合母拼读法。如,ɡuā的拼读过程可以这样分解:ɡ—u→ɡu,ɡu—ā→ɡuā。 (3)介韵合母拼读法。 教师可以根据拼读教学习惯的不同,或是班级学生学习拼音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其中的一种拼读方法进行教学。 4.词语和识字教学 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在逐一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带出两个词语“画画、打鼓”,联系图画理解意思。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卡片正确拼读音节,特别要指导读好huà huà的三拼音节及dǎ ɡǔ的三声连读变调。 识字 画:除了课本中的插图,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画”,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擅长画的事物,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体会:“画画”一词中前一个“画”表示动作,后一个“画”是指“图画”。 打: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打鼓”的意思后,还可以出示“打排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活动图片,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发现这些活动都是需要用手完成的,引发学生联想一些由“打”组成的词:打水、打扮、打伞…… 5.儿歌教学 儿歌《说话》用拟人的手法描摹了大自然中一些事物的声音。教学的重点是巩固本课新学音节的拼读。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拼读已学的音节,圈出不会读的生字,通过伙伴合作的方式进行复习检测,然后由教师或同伴带读,反复朗读。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试着续编儿歌。 教学资源 1.ɡ k h字形歌 ɡ ɡ像9,9像ɡ, 小9冒充老大哥, 黑猫警长来识破, 谁有小钩谁是ɡ。       k k,k,k,磕鸡蛋, 磕了鸡蛋炒米饭, 米饭米饭炒熟了, 快点快点来吃饭。          h h像一把小竹椅, 小猴把它当马骑, 骑在马上打喷嚏, 扑通一声摔下地。 2.什么是三拼音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