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61555

16项链14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职业模块上册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20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6项链,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
  • cover
《项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项链》这篇小说,文字浅显,学生能大致读懂,也有话可说,但说的可能较肤浅,尤其是玛蒂尔德人生悲剧的原因与小说的主旨。课堂要生成有深度的见解,还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核心话题,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教学设想] 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分析,以前单纯从阶级论出发,讽刺与批判玛蒂尔德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时代在进步,如今更多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文本价值。引导学生通过情节变化,即“把人物打出常规,暴露深层心态”(孙绍振语),来解读文本,分析悲剧的深层原因,探析小说的多元主旨。 [学习目标] 1.探讨造成玛蒂尔德人生悲剧的原因,感受小说主旨的丰富性; 2.细读文本,培养多元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探讨造成玛蒂尔德人生悲剧的原因,重点探讨西方的契约文明; 2.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培养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由探讨,对话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结合预习思考题,让学生熟读并走进课文。 [教学过程] 一、探知学情 请两三个学生谈谈初读文章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初步掌握学情,并根据学情动态修正教学目标。 二、理清情节 1.“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围绕“项链”都写了哪些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知项链 2.在这几个情节中,哪些情节出现重大转折? 丢项链———人物命运的转折点,情节出现突变 知项链———人物再次受到打击,情节达到高潮 三、问题探究 主问题:造成玛蒂尔德人生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直接原因:丢项链;得知项链是假的。 深层原因:(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依据,师生展开对话与交流) 1.性格的悲剧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她一向就想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她梦想着摆脱寒酸、默淡平庸的生活,进入上流社会,过着贵夫人的生活,这些充分体现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心理。 但是玛蒂尔德身上也有善良质朴的一面,她置办衣服,向丈夫要400法郞时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唯恐吓着丈夫或给丈夫太大的压力;她没有提出买珠宝,而只是去借珠宝,这都表明她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 2.命运的悲剧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的一种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就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扣住“奇怪”、“ 变幻无常”“ 极细小”等字眼,表现命运对小人物玛蒂尔德的捉弄。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重点分析“也”字,体现玛蒂尔德内心不平衡,对命运持抱怨态度。 丢项链之前,玛蒂尔德整天抱怨命运不公;丢项链之后,玛蒂尔德更多的表现为不屈服于命运,与命运相抗争。 3.文明的悲剧 (1)丢项链后,玛蒂尔德夫妇有着怎样的表现?让学生读读相关章节。 “她面对着这不幸的灾祸,整天等候着,整天在惊恐的状态里。” “路瓦栽,好象老了五年,他决然说:‘应该想办法赔偿这件首饰了。’” “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注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2)赔项链,体现玛蒂尔德夫妇什么样的品格? 玛蒂尔德夫妇以青春为代价,节衣缩食,倾其所有,用10年时间还清债务,体现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与勤劳坚韧的平民本质。 教师提供相关的经典评论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一点也不复杂,那就是“借东西要还”。这不是哲学的理念,而是生命的实践。在践约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