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70574

10.小蝌蚪(教案)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表格式)

日期:2025-05-0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95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蝌蚪,教案,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 cover
课题 小蝌蚪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 分析 《小蝌蚪》是以故事情境展开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绘画能力的表现性绘画课。教材以清新、生动、板富情境的连环画呈现了清晨小蝌蚪排队出发开始惊喜的冒险之旅,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创造性地参与绘画和学习。 在以四幅连环画开展故事的同时,教材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在绘画中多个点状相似形的疏密排列、组合可构成美观有趣的图画。教材以小枯枝掉入水中,蝌蚪旅行队伍被打乱为思维发散点,设置一张空白图片,激活学生思考旅行途中小蝌蚪们可能还会遇到的种种情况,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一个大大的问号,激活了每一个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发散性遐想,故事结局有了无数种可能。在本课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用绘画表现想法的同时往往能有意无意地体会小蝌蚪队伍在旅行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可能性,队伍有序和无序的变化也能让学生在想象推演中感知相似性组合因故事情节而产生的变化。 教材从低年级儿童的绘画心理出发,巧妙地向学生渗透了相似形组合随意而有趣、多样和多变的绘画基本知识,柔化处理知识问题。整个教学活动的设置既能激发学生对蝌蚪旅行的有趣猜想,画出一群群蝌蚪的有趣形态,又使得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故事和绘画技能增长的过程中,表达源自故事和绘画带来的快乐。 课标 分析 学情 分析 已知: 知识经验:学生之前渗透相似形组合随意而有趣、多样和多变的绘画基本知识 生活经验:学生在之前都读过绘本以及连环画等,对故事的推理有一定的能力 策略经验:以四幅连环画开展故事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在绘画中多个点状相似形的疏密排列、组合可构成美观有趣的图画。 未知: 知识经验:能认识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生活经验: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策略经验:通过创设情景,拓展思维来引导学生说说蝌蚪的外形特征,以及欣赏名家名作来进一步认识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障碍:学生通过参与联想、添画、比较、观察等活动,掌握蝌蚪的画法以并感知蝌蚪自由组合所呈现的有趣而多变的群体图案。 差异性:在教学中要能认识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100%的学生能推理出各式各样的有趣的故事,但会有10%学生会在小蝌蚪的特征表现上过于简单。 学习 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渗透点的基础知识。 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点的排列、疏密等基础知识 解决措施: 1.教师在启发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时,应打破既定的成人思路,大胆肯定学生天真幼稚的想象,以避免学生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2.从想象到表现,如何去实现合理的转换,是小学低年级想象画教学的一个难题。在指导绘画时,教师可以更具体地从“想法奇特、组合有趣”这两方面的评价标准来让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达成学习目标。 课前 准备 课本、作业本、油画棒或者水彩笔、记号笔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课本、作业本、油画棒或者水彩笔、记号笔等。 预习课本: 自主看课本,回忆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找学生讲小蝌蚪的故事。 自主看课本,回忆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找学生讲小蝌蚪的故事。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认真预习课本内容。 教师及时评价 导入、 确定目标 谜语导入 谜语: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打一动物) 师小结: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出示课题:《小蝌蚪》 确定目标: 能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