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上第4课 《与建筑相伴的壁画》第1课时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从中国传统壁画的工笔重彩到西斯廷教堂的油彩湿壁画,再到现代的装饰壁画进行了介绍,力求以点带面演绎壁画的艺术风貌。在这其中,重点是把握壁画中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文化背景,寻找和探索壁画与建筑、与社会、与人的密切关系,体验壁画中丰富的人文气息。 本课是第1课时,在欣赏和分析不同时期和风格的壁画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体会壁画与文化、时代和建筑的关系,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小组合作完成有主题的壁画作品。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壁画的概念、分类与简单的历史变迁,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并能尝试小组合作绘制壁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赏析作品的过程,使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并获得经验;以实际训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壁画绘制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壁画创作的艰辛,激发学生对艺术文化的热爱,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壁画作品中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壁画作品与时代、文化、建筑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中外各时期不同的壁画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相应的建筑场景图片;各类壁画作品,如浮雕、玻璃画等作品图片;重要作品的文化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 1.学生观看QQ群中微课视频,了解什么是壁画。 2.收集壁画的分类和历史变迁的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完成课前任务,并制作成PPT,选出代表,课堂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视频中学生和老师一起绘制壁画,引起观看者的兴趣和欲望。简单了解什么是壁画之后,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增强主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导入 1.询问课前预习情况,提问关于壁画的概念。 2.出示并板书课题:《与建筑相伴的壁画》。 【设计意图】:理解壁画的概念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在课前的视频中,学生已经观看了壁画的绘制和学习了什么是壁画,课上直接导入,避免拖沓。 三、小组交流 1.按照轮次,请两组的学生代表上台交流: (1)壁画的分类; (2)壁画的历史变迁。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的内容由老师先把关再由代表上台分享交流,首先保证学生分享的内容正确与有用;其次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课堂主人翁意识。 四、欣赏讨论 1.组织学生讨论:壁画的主题与内容伴随着什么而变化? 2.学生回答与交流。 3.老师总结:壁画的主题与内容伴随着人类的文化、时代的发展、建筑的类型而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体会壁画作品与时代、文化、建筑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互相讨论,自己探索,老师在学生的讨论结果上进行总结,能使他们的理解更清晰更到位。 五、赏析经典 1.师生共同赏析《朝元图》。 (1)老师简介《朝元图》背景。 (2)学生猜猜,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大型壁画的创作方法。老师出示答案:九宫格放大的方法。 (3)学生观察并思考:壁画中运用的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中的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并由老师总结:勾填法,这也是最经典的壁画表现手法。 (4)品味画中的线。观察画中的线,以人物的面部和衣服的线条为例,画家们对于不同的线条如何表达?学生回答并由老师总结。 (5)品味画中的色。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主色调,在主色调的基础上还看到了哪些色调?老师进行总结画家如何用色彩表现空间和主次。 (6)品味画中的细节。将不同人物面部的放大,学生观察画家如何表现不同的人物外貌及性格。总结中国画的特点:传神。 2.师生共同赏析《创世纪》 (1)老师简介《创世纪》背景。 (2)观察壁画的位置,还原画家作画的姿势,体会创作的艰辛。 (3)观察多媒体课件和课本资料,找找画家怎样对天顶进行布局?米开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