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意义,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2.利用教材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总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学会从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出示“十四五”规划图片,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十四五”建设,那么,从什么时候我国开始进行五年计划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自主学习 1.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时间、基本任务、成就及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时间、内容、性质、意义。 探究新知 第一个五年计划 1.依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总结一五计划的背景 出示土地改革成就表和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图,总结一五计划的原因。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工业水平依然很低。 提问:为了解决工业落后的局面,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 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时间:1953—1957年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研读 材料一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中国为什么采取以工业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政策呢?因为来自外部的威胁。中国不清楚什么时候会被攻击,同时美国对中国完全实施封锁政策,特别是经济封锁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有强烈的危机感———来自外部的压力。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 毛里合子 点拨: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其历史因素和现实考量。 建设成就(教材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新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合作交流 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点拨:国家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谁来保护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行呢?当然需要法治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播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视频。 依据课本内容结合视频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基本情况。 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平 (3)内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大会选举国家领导人。 2.意义: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五四宪法所蕴含的宪法理念和国家基本制度,成为之后历次修宪的蓝本。无论从宪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