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83260

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 音乐 第6单元 牧场上的家 教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5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单元,场上
  • cover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对牧场、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 在体态律动、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等活动中感受歌曲节拍、乐句、旋律等音乐要素的特点,能体会它们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能掌握弱起、连音线、一字多音的演唱,能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经过前几年的音乐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能,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歌唱方式来演唱,而且能够通过多次聆听学唱歌曲,不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去教唱。但他们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恰当的力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了解弱起小节,并能准确唱好弱起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引导“高位置”发声。 2、师用"1u"范唱发声练习一遍,3-- 5-- 4-- 6--5--4--3-- 第二遍学生跟唱。 3、师离琴,指导发声。(有魔力的手,把声音从头顶“拉”出来,肚子用点劲,眉毛扬起来……) 4、感受刚才的旋律线。 (1)师先画一画(2)一起画一画 (3)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唱一唱旋律。 (4)跟琴用LU唱一唱,再次巩固声音的状态。 二、体验———旋律感受 1、师自弹自唱示范。 2、生说说歌曲情绪。 3、带着这样的情绪,听范唱作身体律动。(问:几拍子?) (1)身体左右随意摆动 (2)随旋律上下有规律摆动。 (3)根据三拍子规律走一走。 4、进一步体会刚才美妙的旋律,看老师边唱边画图谱。 5、分析旋律 (1)问:有几个大乐句。(4个) (2)问:有没有发现哪些乐句相似? 特别是前半部分。(1、2、4) 6、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边唱边画。(黑板上标出音符) 7、跟老师一起唱一唱旋律。 问:1、2、4句前面的小波浪给你带来强拍的感觉还是弱 拍的感觉?(弱拍) 8、拿出手来画一画。再次感受弱起。 9、出示歌谱。问:第一个小节有几拍?(1拍) 10、师讲解:这首歌是三拍子的,第一小节从第三拍弱拍开始,我们把这样的小节叫———生答(弱起小节),因为第一小节不完整,我们还可以叫它不完全小节。 11、旋律接唱。(师唱乐句前面相同的部分,生接后面不同的部分,第三乐句没有弱拍开始,直接强拍进入,师生一起唱。) 三、新授———歌曲学唱 1、听范唱,第一遍划拍,第二遍用LU轻轻哼。 2、完整跟琴唱词。(第一段) 3、纠正“那儿有”等一字多音唱法。 4、重点强调声音的位置,咬字吐字。(羚羊、欢畅、晴朗……声音在哪里?回顾发声练习的状态,男、女分别唱一唱第一句和第二句) 5、重点强调“连音线”的处理:连贯、气息支持。 长音的处理:渐强。(“羚羊———“晴朗——— 吹气球的感觉,师先示范、生再体验。) 6、强调歌曲感情。(1)让生找一找哪一句感情最强烈? (2)邀请同学来读一读。 (3)全体有感情地读一读。 7、带上感情再次完整演唱第一段。 8、出示第二段歌词,生根据歌词描述的情景,自学第二段。 强调声音的控制,感情的投入。 四、欣赏———作品延伸 分别欣赏胡松华和“八只眼”演唱的《牧场上的家》。 五、总结———课堂回顾 师:热爱家乡是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感,《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不仅让我们受到美的感染……还把我们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让我们邻略了牧场的神奇和美丽……希望每一位同学也能像歌中的小主人一样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