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9946

名师导学——2.1 大气层

日期:2024-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2727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名师,导学,大气层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2.1大气层(1)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lO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大气温度在大气层中有垂直分布的特 点。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升高 的趋势。 2.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 暖层和外层。 3.大气密度随高度上升,逐渐变得稀薄.在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 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 二、重要提示 1.大气的温度并不是均匀的,温度的高低与海拔有关,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并非简单 地升高或降低,而是有的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如对流层、中间层;有的随高度的增加 而升高,如平流层、暖层。 2.分析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时,可充分利用《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从而了解在一定 高度内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科学广场 臭氧层保护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全 球变暖问题和极地臭氧层空洞问题。它们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臭氧是氧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平流层中含有地球90%的臭氧,在距地面约25千米的一 个区域内臭氧浓度最高,因而被称为“臭氧层”,它吸收了几乎所有太阳辐射中波长在300 纳米以下的紫外线,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1950年至l970年期间,臭氧水平处于稳定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大量 生产和使用氯氟烃,对臭氧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77年,在南极发现了“臭氧空洞”,“臭 氧空洞”在以后逐渐变大。 “臭氧空洞”形成之后要恢复原状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淘汰那些消耗和 破坏臭氧层的产品。我国在1989年9月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并积极采取措施 保护臭氧层。 解题指导 【例题】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 A.气温变化———地表到l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B. 垂直分层———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 C.物质组成———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 D.保护作用一一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解析】大气层的气温变化有垂直分布的特点,但各层气温变化随高度上升或增加或减少, 如0~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减少;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会变得稀薄,大气 中物质组成(气体和粒子)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大气层的保护作用主要使地球免受紫外线辐射 和小天体的撞击。 【答案】D 同步训练 A组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 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 ) A.迅速上升的趋势 B.逐渐下降的趋势 C.逐渐上升的趋势 D.迅速下降的趋势 3.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 ( ) A.大气的厚度 B.大气的质量 C大气的物质组成 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 4.在如图所示气温垂直分布图上,表示对流层的是( ) A. A区 B.B区 C. C区 D.D区 (第4题) 5.在12千米的高空飞行的飞机,从我国中部某地上空向北极飞行,若飞机的高度始终保持 不变,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 ) 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 6.哈勃望远镜的外面“穿”有一件银白色“外衣”,其原因是它所处的高度 ( ) A.空气密度大,温度高,太阳辐射弱 B.空气密度大,温度低,太阳辐射强 C.空气密度小,温度高,太阳辐射强 D.空气密度小,温度低,太阳辐射强 7.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o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