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01685

第4节 简单机械(第2课时)(课件 2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08995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节,简单机械,2课时,课件,22张,PPT
    (课件网)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2课时)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与要求】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④知道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的特点,并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实例。 用简单的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创设情境 图2 1.图1与图2有何不同之处 图1在水平位置,图2不在水平位置 2.图1与图2有何相同之处 都处于静止状态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是杠杆的平衡状态 怎么样的杠杆才算平衡呢? 图1 创设情境 图3-39 研究杠杆平衡 l1 l2 F1 F2 1.当改变如图杠杆的F1或F2或l1或l2,会发现什么现象? 2.杠杆平衡需要满足什么样条件呢? 探究实践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假设四: F1 + L1 = F2 + L2 F1 – L1 = F2 – L2 F1 / F2 = L1 / L2 F1 · L1 = F2 · L2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 设计实验: (1)我们取杠杆的哪一种平衡状态? (2)用什么作动力和阻力? 如何测动力臂和阻力臂? 如图所示,用一根带有刻度的均质木尺作 为杠杆,用钩码的拉力来代替人的作用力, 进行实验研究。 F1 F2 O L2 L1 保持静止 探究实践 4 进行实验: (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不使它处于倾斜状态平衡? F1 F2 L2 L1 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可以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 倾斜状态时力臂比杠杆上的刻度小,而且要用刻度尺测量,不方便。 探究实践 (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分别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左边记作动力F1,右边记作阻力F2)。 将动力和阻力填入表内。 (3)读出动力臂l1、阻力臂l2,并填入表内。 (4)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重复上述实验,共做4次。把有关数据填入表内。 图3-39 研究杠杆平衡 l1 l2 F1 F2 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设计实验表格? 探究实践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4 F1 L1 F2 L2 5. 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_ _____。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F1 × L1 = F2 × L2 记录表 探究实践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F1 × L1 = F2 × L2 变形 F1 L1 F2 L2 = 或 F1 L1 ×F2 L2 = 若 L1 L2 = n 则 F1 = 杠杆上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地球。” ×F2 1 n 探究实践 如图,杠杆已平衡 1.若两端去掉相同质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吗? 继续探究: 2.将两端钩码向支点移同样的距离,杠杆平衡吗? 力的大小; 力臂的大小; 力与力臂的乘积。 当杠杆失去平衡,决定因素是: 当杠杆平衡时,满足的条件是: F1 × L1 = F2 × L2 探究实践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向上斜拉,读数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 因为力臂变小;读数变大。 F' L' F L F1 × L1 = F2 × L2 不变 变小 变大 继续探究: 探究实践 F1 F2 F3 L3 L1 L2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 L1最长, F1最小。 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向哪个方向拉,更省力?为什么? F1 × L1 = F2 × L2 不变 最大 最小 继续探究: 探究实践 1.实验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不使它处于倾斜状态平衡?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2.杠杆的支点通过杠杆的重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排除杠杆自重的干扰 3.实验时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