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轻柔、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认识“反复跳越记号”,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轻柔、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 教学难点 认识“反复跳越记号”,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 教学方法 教唱法 、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歌。 师: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上音乐课了,老师相信这节课同学们能表现得更棒! 2、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比一比谁最聪明。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3、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和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憨态可掬的大白鹅是人们熟悉的动物伙伴,古往今来,中外诗歌、音乐中都不乏描绘鹅优雅、可爱的形象。 二、诵一诵。 1.师:我国古时候有一位诗人,特别喜欢鹅,还为鹅写了一首诗呢,有谁知道这首诗?给大家背一背。 (1)找学生背诵古诗《咏鹅》。 (2)学生齐读古诗《咏鹅》。 师:读古诗啊,和唱歌一样,要有韵律,要有节奏,这样才好听,也越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请听李老师是怎么读的。(教师拿手鼓边打节奏边诵读古诗) 师:同学们,说说李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呢?(有强有弱,有节奏感)那请伸出你们的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读一遍。 2.节奏练习。 2/4 X X | X 0 | X X X X | X - | X X | X X X | 鹅 鹅 鹅 , 曲项 向天歌 。 白 毛 浮绿 水, X X X X | X - || 红掌 拨清 波 。 2/4 X X | X X X | X XX | X - | X XX | X X X | 鹅 鹅 鹅,曲项 向 天 歌 , 白 毛 浮绿 水, X X X X | X - || 红掌 拨清 波 。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边拍手边用“哒”读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提示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 师:音乐家也十分喜欢这首古诗,还把它编成了歌曲。大家快来听一听吧! 三、唱一唱。 师:同学们,这个诗啊,不仅能诵,还有唱呢。作曲家黄国群为这首古诗谱曲,并编入我们的音乐教材,同学们想听吗?(想)那老师有个要求,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并跟随着音乐在掌心敲击节奏,一次一拍。 1、播放歌曲录音。 学生谈感受:歌曲的曲调清新优美,音乐形象生动活泼。 师:歌曲中的大白鹅是多么的悠闲自在呀!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与以往学过的歌有哪些不同之处? 2、讲解反复记号。 指导学生在歌曲中找一找。 3、学生跟音乐轻声哼唱歌曲。 学生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 4、分句教唱歌曲旋律。 注意:唱得不好的地方要分乐句来练一练,特别是有四分休止符出现的地方。 5、分句教唱歌词。 教师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 6、完整演唱歌曲。 7、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 四、跳一跳。 1、学生分组创作表演,自我感受。 师:你们真是优秀的小小演奏家,谁还能为这首歌曲编一些好看的动作? 2、播放《咏鹅》表演视频。 3、教师示范表演。 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 4、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 引导学生体会鹅的悠闲自在,展现鹅的美。 五、画一画。 师:同学们,这古诗啊,不仅能诵、唱、跳,还能画呢!在你们的心中,《咏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有池塘,有鹅,鹅在水里游来游去…) 师:同学们你们真不错,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随老师一起画一画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