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17071

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箫》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2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cover
《箫》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音版音乐教材第4册第七课 歌曲《箫》   二、教材分析:   歌曲《箫》是一首山东民歌。2∕4拍,五声徵调式。全曲共有九个乐句,乐句长短不一,旋律起伏跌宕,优美动听,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平稳流畅。箫也称洞箫,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吹管乐器,民间常用一根竹管做成,管身开六或七个按孔,一端有吹口,竖吹。歌中描述了用紫竹做箫及“箫儿对正口,口儿对正箫”的吹箫过程,其中吁底吁底四字采用得形象生动,衬托出小朋友学会吹箫的兴奋和欢乐场面。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我国的民族乐器———箫,感受汉族民歌婉转柔美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用抒情连贯、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并用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教学,能有表情地演唱《箫》,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体会唱歌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能运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五、教学难点:解决歌曲中一字多音和最后一句。   六、学习准备:课件、光盘、箫、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请小朋友们分别用短短si的和长长的si,跟老师来画一画。(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竹子)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首次合作达到默契,使小朋友的气息得到了锻炼,并且创设竹林的意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认识乐器———箫   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竹子   师:竹子能做什么东西?   生:竹椅。 笛子。 箫。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乐器,你瞧,它叫箫。箫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它也是竹子做成的,可是笛子可不一样,笛子是横着吹,萧是竖着吹的。今天我还带来了箫演奏的视频。   四、熟悉旋律 解决难点   1、师:那么圆润、美妙诗意的声音是怎么吹出来的?听!老师用歌声来告诉你。  2∕4 6 5 ︳3 6 ︳5— | 6 5 ︳3 6 | 5— | 箫儿 对正 口 口儿 对正 箫   你来学学好吗? (师弹琴生跟唱)   你能不能悄悄的告诉老师? 生跟琴唱   2、学唱最后一句 师表扬学生。 2∕4 1 13 | 2―| 6 1 6 1 |2 6|5·6|23 56|5―‖ 小 宝 宝 吁底 吁底 学 会 了   师:我们来学学,用歌声告诉旁边的同学你学会箫的心情,好吗?(生跟琴唱)   师:从这位同学的脸上老师看到了欢乐,从这位同学的脸上老师看到了兴奋。让老师享受更多小朋友学会吹箫的喜悦和高兴好吗?   3、生有表情的跟琴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并学唱旋律,解决本课的难点并为整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4、熟悉旋律   师:让我们带着高兴和这份喜悦和陈老师一起随音乐动一动吧!(出示曲谱)   师播放音乐伴奏,带生律动。   师:老师看到刚才的这位女同学动作特别优美特别的舒展,是这个动作(师示范)奖励你一个大拇指。我还看见这位男同学他吹箫的时候表现很活泼,表现力真强,老师很喜欢你!我们学学这两位同学的样子再来一遍好吗?(放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多设计适当的动作,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快乐的聆听音乐,既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又在听中熟悉了乐曲旋律,小朋友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突破了歌曲学唱的难点。)   师:哇!你们的小眼睛也都在表演了,真棒!老师把曲谱用琴弹一弹,你看看,相同颜色的旋律有什么规律吗?   生:每个数字都对应的。   师:音符是一样的,说明旋律是一样的。那你能不能做老师的回声,我们来看看蓝颜色的旋律。(师弹琴用lu唱第一句用手势给出请生做回声。)   师:你们真棒,把声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