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29152

序篇 不忘初心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72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序篇,不忘,初心,教案,-2022-2023,学年
  • cover
《不忘初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让学生运用义务教育阶段累积的音乐知识,聆听、感知、分析《不忘初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两首作品的演唱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情感与情绪等能力,学习、探究两首作品的音乐创作技法。 2、艺术表现:学会演唱歌曲《不忘初心》,自选《谁不说俺家乡好》中最能体现山东民歌代表性的乐句片段,并加以模仿演唱,尝试体验舌音技法。 3、文化理解:深入理解《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选材用意,特别是理解以这首作品为代表的创作者们是如何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创作出两首主旋律歌曲的,通过对本单元作品的赏析,逐步树立自觉铭记中国革命历史、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自觉充盈爱国爱家情怀,自觉构建高雅文化的鉴赏品味和能力。 教学难点 《不忘初心》两乐段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旋律线走向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间播放交响音乐视频《祖国颂》,学生陆续进入教室。(设计意图:在第一次进音乐教室的时候就用高雅音乐影响学生,并让学生潜意识中区别音乐除娱乐功能外的其他功能)。 提问:音乐欣赏和音乐鉴赏两个词的区别。(设计意图:学生平时习惯用欣赏音乐的层面去聆听音乐,设计此环节,旨在介绍这个音乐鉴赏教材学习的大致方向)。 二、聆听《不忘初心》 1、初步体验如何鉴赏音乐:打开书本,翻到第一课《不忘初心》,分别从旋律和歌词两方面来分析改作品。 a:初听歌曲《不忘初心》,根据自己现有的音乐知识储备来思考几个问题 1、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这首歌可以分几段?如何划分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初中的音乐知识,用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为接下去分析作品做一个初步的准备。) b:学唱第一段歌谱。 1、第一乐段可以分为几句?划分依据是什么? 2、探索发现各乐句之间的联系,引出启承转合的概念。 3、让学生画出旋律线走向。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作品第一乐段的结构,画旋律线为和第二段旋律线对比做准备。) c:学唱第二段歌谱 画出第二乐段旋律线走向,并比较与第一段的不同 思考旋律线走向不同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旋律这个音乐要素来对比两段音乐情绪的区别) 2、分析歌词 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并区分两段歌词内容情绪上的不同。 (设计意图,歌词也是歌曲的一部分,但在这里不做重点铺开,不然就显得有点上语文课的味道了) 3、介绍作曲家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学习作曲家自觉铭记中国革命历史的行为,最终达到构建高雅文化品鉴能力。) 4、跟着原唱完整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旋律、歌词、创作背景的学习,达到真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实现情感升华。) 5、总结分析过程 演唱形式、分析歌曲结构、画旋律线条、各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内容、熟悉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总结过程,增加印象,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三、《谁不说俺家乡好》 1、将全班分四个小组,初听歌曲,阅读完教材上的文字材料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演唱形式、歌曲启承转合如何分句、画出各句大概的旋律线走向。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教材所给的信息,使学生学会运用前面歌曲分析方法来初步鉴赏歌曲,小组讨论有利于达到本节课的审美感知的目标。) 2、对比《谁不说俺家乡好》和《不忘初心》两首歌的分析结果,结合歌谱,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山东民歌代表性的乐句。 3、模仿演唱第三乐句、尝试体验舌音技法。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演唱,让学生体验到民歌作品旋律的丰富内容和多样的演唱技法) 自主阅读学习教材的知识部分———音乐的社会功能 (设计意图:本块内容老师不做解释,让学生自主学习) 总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这些音乐的社会功能具有双向的特征,好的音乐作品具有积极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