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32771

第3单元第6节 丝竹相和-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教学课件(共38张PPT含素材)

日期:2025-09-22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5次 大小:228350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节,单元,PPT,38张,教学课件,鉴赏
    (课件网) 民族民间器乐 * 乐曲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 中国哪个地区的器乐曲? 江苏 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 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 双清当压板,扬琴一蓬烟。 江南丝竹 思考:1、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 音乐感受? 优美抒情,典雅细腻,清新悠扬。 2、乐曲中出现了那些乐器? 二胡、琵琶、扬琴、箫、笙、 竹板、铃、鼓等。 速度: 力度: 旋律起伏: 中速 轻柔 平缓 江南丝竹音乐 流传地域: 形成简况: 乐队组成: 清朝时已流行 19世纪中叶,有了发展 五四运动前夕,迅速发展 1958年,有了特定的含义 二胡、琵琶、扬琴、箫、笙、 竹板、铃、鼓等 上海、江苏、浙江地区 一曲丝竹心已醉, 梦听余音夜不寐。 内中奥妙谁得知? 仙乐霓裳人间回。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 《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为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      《欢乐歌》、 《云庆》、 《老三六》、 《 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 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并将其组合成套,称《五代同堂》。“五代同堂”这一名称是取其吉利之意,子孙五代同堂,福高寿长。 听赏下面的旋律———《老六板》 1/4拍,起伏平缓,音程间最多为五度 《老六板》与《中花六板》比较 《中花六板》是根据《老六板》的旋律用 放慢加花的手法而创作的,它沿用了前者的骨 干音,把节拍拉宽,且增加了音符的密度,大 量运用了短值的16分音符,甚至出现32分音符。 广东珠江三角洲 旱天雷 《旱天雷》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广东音乐,最早见于1921年丘鹤俦所编《弦歌必读》,原是由广东音乐作曲家及扬琴演奏家严公尚(严老烈)根据《三宝佛》的第二段《三汲浪》改编而成的扬琴曲,后又成为广东音乐乐曲。现有多种演奏形式。 旱天雷 乐曲的情绪如何? 主奏乐器是什么? 广东音乐 旱天雷 广东音乐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广东地区的粤剧有密切联系,曾作为粤剧伴奏的主奏乐器,因此,高胡也常被称为“粤胡”。 高胡 广东音乐 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广府方言区的中国传统丝竹乐种,是岭南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以其轻、柔、华、细、浓的风格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特色备受广泛的喜爱和欢迎,遍及中国大江南北,流行世界各地。 《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赛龙夺锦》、 《饿马摇铃》、《平湖秋月》、《步步高》、《鸟投林》、 《禅院钟声》 江南丝竹 对比《旱天雷》,《中花六板》 在使用乐器和速度上有什么区别? 思考: 形成《旱天雷》与《中花六板》两首作品音乐风格差异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思考:形成《旱天雷》与 《中花六板》两首作品音乐 风格差异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域文化的差异 速度、乐器 中外文化交流的汇合,商贸经济活动的发达,使得广东的都市生活、市井文化,较比内地远为活跃、绚丽多姿,在这样环境中孕育的广东音乐自然就形成了活泼华美、轻松亮丽的特点。 河北吹歌是流行于河北省的传统器乐吹打乐。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器及旋乐器,演奏曲目大多来自传统民歌和戏曲唱腔,故名吹歌。河北吹歌主要流行于该省的徐水、定州、安平、安国、沧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