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教材一年级第一册课文 2.金木水火土 【教材分析】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 【教学总目标】 1.自己喜欢的季节。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三、四、五、上、下”等7个生字。 2.通过游戏、图文对照等形式初步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和笔画“横、竖”,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会写“一、二、三、上”。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 2.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3.读准“三、四、上”的字音。 4.学习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一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1.复习朗读课文《天地人》 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课文《天地人》,不但会认读了6个字宝宝,还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在古人眼里,这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就能知道了,有兴趣了解吗?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2.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② 金木水火土) 3.学习读课题。 (1)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5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5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个体尝试读。 (2)反馈指导: (3)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带读课题:②金木水火土 4.齐读课题,要求注意停顿。 5.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教学说明】 这是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文化内涵丰富,传统意味浓郁。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记得快,忘得来快,所以上课伊始从复习入手,及时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明确了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 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师示范读。要求:学生拿起书本,看书本,老师读到哪,学生看到哪。听完后说说自己听到什么。 (2)教师逐句领读,学生跟读。重点强调把“三、四、上”读正确。 (3)生模仿读。 2.生自读课文,圈生字 (1)出示任务:在不会认的字下标小圆点,请教同桌。 (2)反馈指导: (3) 圈生字: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里面的7个字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要能认读的字宝宝了, 让我们在课文中把它们圈出来。师示范圈一个,生圈六个。 【教学说明】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应以自主交流、同桌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三、再读儿歌,理解第一、二行儿歌 导语:同学们真用心,很快就把7个生字宝宝读准了,那么你们能把课文读准吗?知道这些生字宝宝在儿歌里是什么意思吗?我们继续学习。 1.连一连,了解“一、二、三、四、五”。 (1)出示任务:一、二、三、四、五与1.2.3.4.5相连。 (2)反馈指导。 (3)小结:“———五”是汉字表示数字的字,“1—5”是数学上表示数字的字,也叫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的字在不同语言有不同的书写形式。 2. 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五个好朋友? 预设:我们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