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教材一年级第一册课文 7 z c s 【教材分析】 《z c s》是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 c 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都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穿着紫色衣服的小熊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z,“紫”和“字”提示z、zi的音,小熊写的字母“z”提示z的形。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s、si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第二部分是z c s与单韵母a 、e、 u的拼读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过程。第三部分是z c s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第四部分是识字,并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过桥》。 【教学总目标】 1.能借助课文情境图,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z、c、s。 2.能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拼读声母是z、c、s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3.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生字“字、词、语、句、子”,词语“字、词语、句子”。 4.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儿歌《过桥》,按所标的声调读准儿歌中的“一”和“了”的字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课文情境图,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2.能借助情境图,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能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拼读和介母组成的三拼音节。 4.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z、c、s,做到每个字母一笔写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按要求观察情境图,用完整、规范的句子说说“谁(什么)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图片参考:大树下,穿着紫色衣服的小熊老师在上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个“z”字;三只小刺猬在认真地听课;旁边的树叶上,蚕宝宝在吐丝,吐出的丝就像“s”】 2.交流点拨 3.板书课题 出示z、c、s的拼音卡片,揭示教学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邀请的三位拼音宝宝,在邀请它们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教学说明】 这一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用规范的句子进行表达的时候,应特别关注他们对图意的正确理解。同时创设情境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做到趣味识拼音。 二、结合情境图,认读“z c s” 1.学习声母z (1)出示卡片:z。教师示范读,指出把“写字”的“字”读得轻而短些,就是声母z。 (2)指名模仿跟读:写字写字z、z、z。 (3)各种形式模仿跟读。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插图,想办法记住声母z的样子。 (5)编儿歌识记字形:像个2字z z z。 2.迁移学习,模仿认读拼音字母c、s。 (1)出示卡片:c、s。教师示范读。 (2)小火车模仿跟读:刺猬、刺猬c c c。吐丝、吐丝s s s。 (3)各种形式模仿跟读。 (4)联系插图,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记住声母c、s的样子。 (5)编儿歌识记字形:像个刺猬c c c;半个8字s s s。 【教学说明】 情境图是拼音教学的重要载体,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不再枯燥单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路径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练习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字形儿歌,加深记忆。 三、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拼读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1. 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1)区分声母z c 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声母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读得长而响。 (2)开火车正音 (3)游戏巩固:将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分类 (4)认读四声调的zi ci si (5)多种方式拼读四声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2. 游戏拼读两拼音节:摘苹果游戏 3. 拼读三拼音 (1)复习三拼音的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 (2)学习拼读:zuò cuō suǒ (3)游戏闯关,读好三拼音 【教学说明】 这一板块,教师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