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62177

人教版必修1 1.2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件(共2课时打包)

日期:2025-05-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1045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统一性,打包,课时,课件,多样性
    (课件网)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我们在初中生物实验中观察过这样的细胞,大家是否还记得?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分生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具有多样性 两者的共同结构 ? 1.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哪些?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为什么具有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形态结构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第一课时 显微镜构造及操作 一、显微镜介绍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通光孔 镜柱 转换器 载物台 反光镜 物镜 目镜 镜座 镜臂 压片夹 遮光器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10x 12.5x 长 短 目镜 物镜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放 大 倍 数 镜 头 长 度 10x 40x 长 短 有螺纹 低倍→高倍:视野 变小 ,视野 变暗 ,物像 变大,看到的细胞数目 变少 ,与载玻片的距离 变近 。 (1)成像特点 :放大倒立虚像 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是倒置的。做题小技巧: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2)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 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移动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即物像往哪偏离就将装片往哪移动,就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举例: 上 上 分析:移动前物像位于左上方,若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操作时应使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3)显微镜放大倍数 a、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b、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c、放大倍数变大 :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有两种情况: 10x10 10x40 细胞单行排列  细胞均匀分布                                         扩大4倍 8 2 6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4)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三种可能:一是目镜 二是物镜 三是载玻片 【典型例题】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A (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2)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2.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 4个 C.8个  D.16个 B 1.低倍显微镜的使用: ↑ 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 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 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步骤:取镜 →安放→ 对光 → 观察 → 整理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二)显微镜的使用 二、显微镜的操作 1、取镜、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收镜 2、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步骤 移动载玻片,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反光镜或遮光器,使视野变亮 注意:换到高倍镜后,禁止调节粗准焦螺旋 低倍→高倍:视野 变小 ,视野 变暗 ,物像 变大,看到的细胞数目 变少 ,与载玻片的距离 变近 。 (三)实验 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学习使用高倍显微镜 观察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