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9417

【备考2025】高考生物抢押秘籍(山东专用)押题02 物质的渗透作用及运输方式(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7439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生,方式,运输,作用,渗透,质的
    押题2 物质的渗透作用及运输方式 猜押 8大题型 题型01物质的渗透作用及曲线分析 题型02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关联考点 题型03渗透作用的应用 题型04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情境题目的分析 题型05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判断运输方向的问题 题型06运输过程中与囊泡形成有关习题 题型07主动运输中与H+浓度差相关题型 题型08 多选题目专项练习 猜押考点 3年真题 考情分析 押题依据 物质的渗透作用及运输方式 2021年山东卷第2题 2023年山东卷第2题 2024年山东卷第1、3、4题 2025年新高考生物新结构体系下,物质的渗透作用及运输方式题型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知识点掌握的全面和准确性;以基础知识为引导,深入考察思路。 题目更加注重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对知识点的背景和应用有更多的掌握。 物质运输题型要求考生在细读题干的基础上,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遇到新情境类问题,应耐心读题,认真分析题目给的每句话的提示,及题干的重要信息,紧密贴合信息答题。 难度适中,可以预测2025年依然会以选择题形式结合新情境出题. 题型1 物质的渗透作用及曲线分析 1.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反渗透技术在生活和工业水处理中已有广泛应用,如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医用和工业用水的生产、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加工浓缩、气体分离等。下列关于反渗透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的渗透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若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高度差,则一定存在浓度差 B.若用反渗透技术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C.反渗透技术可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高压泵应该安装在稀溶液侧 D.海水淡化时,反渗透膜的成分与结构会影响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和水通量 2.下图是浸润在蔗糖溶液中的马铃薯块茎细条的实验前长度与实验后长度之比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变化曲线。假设实验中a~f组马铃薯块茎细条的初始状况相同,蔗糖不进入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f组马铃薯块茎细条转入清水中,细胞不一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浸润导致e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d组的 C.马铃薯块茎细胞的细胞液初始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D.实验后,a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b组的 3.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白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下图表示实验过程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与细胞吸水能力之间的关系。若原生质体初始状态时的体积为1.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KNO3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则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现象会更明显 B.乙→甲段对应的细胞,细胞液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 C.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的变化趋势是1.0→0.5→1.0→1.5 D.丙点时细胞液浓度可能仍然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 2mol·L-1的乙二醇溶液中,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换成 2mol·L-1 的蔗糖溶液,也会发生与图中类似的变化 B.B点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与2mol·L-1的乙二醇溶液相等,A、C两点所在时刻植物细胞液的浓度相等 C.AB 段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吸水能力持续增强 D.该过程中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只有自由扩散 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估测某植物叶片细胞液的平均浓度,取被检测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糖溶液浓度升高。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