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0161

必修2 第五单元 第25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考生物学(通用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5199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练习,一轮,通用,生物学,高考
    (课件网)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五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25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___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意识到_____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DNA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_____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考点1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蛋白质 DNA 蛋白质 二、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 项目 种类 S型细菌 R型细菌 菌落 表面____ 表面____ 菌体 致病性 __致病性 __致病性 光滑 粗糙 有 无 三、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S型活细菌 不死亡 S型活细菌 不死亡 1.实验a、b对比说明_____。 2.实验b、c对比说明_____。 3.实验b、c、d对比说明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R型细菌无致病性,S型细菌有致病性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无致病性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 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为S型活细菌 1.(人教版必修2 P43相关信息)无荚膜的R型肺炎链球菌无致病性,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致病性的原因是_____。 提示:无荚膜的R型肺炎链球菌,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2.(人教版必修2 P43图3-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请说明理由:_____。 提示:加热后杀死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S型细菌的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开,但其结构可随温度的降低而恢复,其活性也逐渐恢复 四、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S型细菌 的细胞 提取物 蛋白酶 R型细菌+S型细菌 DNA R型细菌 DNA DNA 3.(人教版必修2 P44图3-3)肺炎链球菌转化的实质是什么?_____。 提示: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4.(人教版必修2 P46思考·讨论)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 提示: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 1.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 提示: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无致病性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提示: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3.从格里菲思的第四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活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来的。 (  ) 提示:S型活细菌是由R型活细菌转化而来的。 4.艾弗里的实验中加蛋白酶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失去活性,但其他物质如RNA、DNA等仍具有生物活性。 (  ) 5.肺炎链球菌属于寄生细菌,其蛋白质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  ) 提示: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其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 × √ × S型肺炎链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思考回答: (1)该实验对变量的控制采取的原理是_____。 (2)步骤①中,对酶的处理时间有什么要求?为什么?_____。 (3)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有什么要求?理由是什么?_____ _____。 (4)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哪种更有利于细菌转化?为什么?_____ _____。 (5)步骤⑤中,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 提示:(1)减法原理 (2)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反应物完全水解 (3)步骤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