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76481

【生物新高考一轮复习】热点微练9 光合呼吸曲线解读及“点”的移动规律(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4082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曲线,版含,word,规律,移动,解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物新高考一轮复习】 热点微练9 光合呼吸曲线解读及“点”的移动规律 [规律方法] 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曲线解读 2.“补偿点”“饱和点”的移动规律 [方法体验] 1.(2021·安徽三校联考)如图表示20 ℃时玉米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A、SB、SC依次表示有关物质量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A+SB+SC表示光合作用总量 B.SC-SA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C.光照强度从B到D点变化过程中,C3逐渐减少 D.若提高CO2浓度,则B点左移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玉米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净光合作用量=SB+SC,A错误;净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SB+SC)-(SA+SB)=SC-SA,B正确;从B到D点,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增多,C3的还原加快,因而逐渐减少,C正确;若提高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上升,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就可使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B点应左移,D正确。 2.(2021·贵阳市统考)如图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 C.图3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 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答案 D 解析 图1中A为CO2补偿点,B为CO2饱和点,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则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所以A点左移,B点右移,A正确;图2中,A为光补偿点,B为光饱和点,若CO2浓度适当增大,则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所以A点左移,B点右移,B正确;图3中,A、B两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相等,又因A点时CO2浓度比B点时的高,所以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C正确;图4中,温度为25 ℃时,净光合量最多,当温度高于25 ℃时,呼吸作用增强,净光合量减少,但不能判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否开始减少,D错误。 3.(2021·辽宁大连质检)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其他条件均适宜,温度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图乙~戊表示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细胞器的气体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c点对应图乙所处的状态 B.图丁表示该叶肉细胞处于黑暗条件下 C.图丙中CO2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穿过8层磷脂分子 D.在图甲光补偿点b时,若温度变化,则叶肉细胞从空气中吸收的CO2减少 答案 D 解析 图甲中c点为光饱和点,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CO2并释放O2,对应图乙所处的状态,A正确;图丁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吸收的O2只来自外界,产生的CO2全部释放到外界中,说明此时该叶肉细胞处于黑暗条件下,B正确;图丙中CO2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基质,到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需要依次经过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故需要穿过8层磷脂分子,C正确;图甲中b点为光补偿点,叶肉细胞不需要从外界空气中吸收CO2,若呼吸作用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增强,产生CO2增多,光合作用减弱,固定的CO2减少,将有CO2释放到空气中,D错误。 4.(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分析甲、乙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点时不进行光合作用,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图甲中,b点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 C.若图乙代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类胡萝卜素 D.图乙中,两类色素都能大量吸收蓝紫光,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 答案 A 解析 图甲中,a点时只有细胞呼吸,没有光合作用,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图甲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